阅读历史 |

锁清秋(2 / 3)

加入书签

“这都是借你的光。”

苏骧自然是懂母亲为何要等阿瑾进入国公府后方去提亲,尘埃落定才好说事,他抿了口茶,腔中泛涩,“凭我自个儿,没那本事。”

可是能帮上二哥,反倒让苏之瑾觉这桩婚没那么糟,心倒松快许多,至少还能成一对有情人。

两人经此一遭,都认命般不再抵抗,这府内外都是铜墙铁壁,即便跑出去,也是苍茫,他们闲语里也默契地避开了柳仲宜,他们从未设防的那个人却刺了最伤的一刃。

“阿瑾,你去壁橱里寻一红木锦盒过来。”

苏之瑾照做,打开竟是一沉香木雕八仙纹如意,她微鄂,“二哥,这是?”

“我本想送未来老丈人的,但看来不必多馀送了。”苏骧无奈笑了笑,“倒是让你端午送去给国公府老太太正好,她应当见过不少好东西,可此物却是难得,前朝孤品,我在金华东阳县淘到的。”

千年沉香金不换,那如意居中雕刻寿星手持灵芝乘鹤驾云,左铁拐李手持葫芦,右汉钟离摇扇,周围以松柏寿石,祥云瑞霭陪衬。

夺目逼人的气场,精致绝美,难以复刻。

苏之瑾连连拒了,“这太贵重了,万万不可。”

“你头回进人家府,定不能叫他们看轻了。”

苏骧想想一叹,戏笑,“日后少不得要与我那孔雀开屏的妹夫打交道了,少让他穿红戴绿的进家,抢我风头。”

“那回是我想让他出丑,他平日里倒不是黑灰就是鸦青官袍的,极少衣着艳丽的。”

苏之瑾被逗笑,想二哥还是不熟悉陆时宴,那冷心冷肺、孤冷清癯姿态,怎么瞧都与“孔雀开屏”沾不得边。

日子一晃到五月初五,端午正日,晴云轻漾,熏风无浪。

苏之瑾下了马车,便有轿厢相迎,“苏姑娘,我是老太太身边的林妈妈,老太太屋离府门忒远,怕您累脚,特在这等您上轿。”

果然是长伺候老太太的,说话办事滴水不漏,那老太太是德高望重,定不至于住得太偏,这还得用轿来接,足以见国公府有多大。

“有劳了。”

苏之瑾弯腰进轿,一路听林妈妈绍介,不算后林,整座府邸共有大小屋舍八百八十七房,多进四合院,占地九十多亩。

听得苏之瑾咋舌,这怕是除了官家宫室,就属国公府最大了罢,怪道姑母说满京城没有姑娘不想进国公府的,许不是钦慕小公爷,便是日日在这园里闲逛,也不会烦闷。

只是世人都求圆满,为何不建个八百八十八间?

但她不好多问,待困妆时午,轿子方停。

还未进多福斋,苏之瑾就听里面欢腾少女之音,“新嫂嫂来了!”

尔后是众妇人轻斥声,高低起伏不等,想是内坐了不少人。

苏之瑾难免紧张,深吸了口气,转进屋中,抬首见榻上坐一华贵尔雅的老妇人也正拿热眼探她,正是陆家老太太,其下围坐一众贵妇,不见男眷,倒有一十三四岁的姑娘明眸善睐,坐在离榻不远之处,虽拿手捂嘴,但看她眼睛在笑。

应当就是方才说“新嫂嫂”的丫头。

由林妈妈引着,苏之瑾上前福身,“老太太大福大寿。”

又一一拜会各房太太,大房的白氏,她是见过的,也是她未来婆母,二房太太顾氏和眉善目的,与那姑娘有几分相像,三房太太赵氏年轻,妆扮娇媚,不知是不是苏之瑾错觉,赵太太总拿冷眼瞧她,似是不善。

她还在脑中搜寻可是有得罪过,就听小姑娘忍不住自我绍介,“我叫陆薇.....瑾姐姐长得好生标致,倒是与宴哥哥极配。”

说得苏之瑾一脸臊,她忙把礼奉上,岔了话茬,果见老太太很是喜爱。

“倒是许多年不曾见这样精致的细雕了。”老太太来回摩挲收下,把她叫到跟前,从手中褪白玉雕花手镯,套在她手上,“这是我婆婆传我的,我瞧着与你倒是相配。”

这便是认下了,满屋妇人面色各异,老太太的玉镯戴了一辈子,未传给三位媳妇,倒给了一个尚未入门的孙媳妇?

好不蹊跷。

一时间陷入了静默,各怀心思。

恰逢屋外有脚步声,陆时宴打帘子进来,“奶奶,我上晌在郊外打了几只雉鸡野兔,可要尝尝鲜?”

风尘仆仆的生动,倒把室内死寂都盘活了。

但他的形象倒是有几分滑稽,肩上几根灰白凤毛跟着他的脚步扑腾,想是林间打猎勾上的,陆薇笑嗔,“呦,晏哥哥果然要做新郎官了,都会开屏了。”

苏之瑾莫名想到二哥前些时日说的“孔雀开屏”,噗嗤笑出了声,但因众人都被逗笑,她的那一缕笑音极浅,掩得极好。

但还是被他捕捉到了,陆时宴转首,这还是她头回在他面前笑罢,粉腮唇柔,那丝丝笑意是从她软绵绵的唇里发出的,让他心里悠悠腾起了热雾,不禁软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