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一章苏家大院(1 / 2)

加入书签

入门之后,苏旺将林潇一行人迎至花厅,恭敬请其入座,随后吩咐下人奉上香茗。

齐远二人所赠之礼,苏旺似乎并无细看的兴致,只是随意命人收下,这让齐远与同伴略感尴尬。

品茶间,几句寒暄过后,林潇正欲道出来意,却闻一人踏入厅中,朗声道:“林大人莅临寒舍,招待不周,还望大人海涵。”

言罢,连连向众人拱手致意。

林潇抬眼望去,见来人约莫三十岁左右,面容与苏秉文颇为相似,心中顿时明了,此人定是苏家另一公子。

苏旺适时介绍道:“大人,这位便是我苏家大公子,苏秉鸿。”

接着,他又将林潇引荐给苏秉鸿。至于其他宾客,早已是旧识,无需再多介绍。

林潇亦拱手还礼道:“原来是苏家大公子,本官失礼了。”

“苏某不敢,未曾想新任林大人竟如仙子般清雅脱俗,果真是女中豪杰,令人钦佩!”苏秉鸿回礼时言辞恳切。

观其举止,林潇感到他与苏秉文大相径庭,更显沉稳从容。

心中好奇这两兄弟性格缘何如此不同,林潇不由得细观苏秉鸿之相貌。

但见他面容端正,身姿挺拔,眉宇间流露出聪慧与决断,俨然一副成大事者的气魄。

对苏秉鸿有了初步了解后,林潇直言不讳:“苏大公子,本官此行意在探视贵府三公子伤势,不知他近况如何?”

苏秉鸿神色微黯,随即坦言:“三弟此次伤势颇重,家父与叔父为此忧心忡忡。县令大人能亲临关怀,我们全家感激不尽。”

言罢,他再次起身,恭敬地向林潇拱手致谢。

林潇见苏秉鸿言辞恳切,心中对这位苏家大公子的好感愈发深厚,于是轻启红唇道:“苏大公子言重了,此事说起来与我也有关联。倘若三少爷不是为了款待本官,也不至于遭此不幸。因此,本官也难逃其责。今日来访,本是应尽之责。敢问三少爷现在何处?可否引我前去探望?”

苏秉鸿面露难色,沉吟片刻后道:“林大人,您的关怀我们深感荣幸。然而,我家三弟面部受伤,羞于见人。”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不巧的是,三日前家父已带他前往京师求医,此刻恐怕已离我松阳地界甚远。”

林潇闻言,面露愧色,怅然道:“竟如此不巧,本官来迟了。待苏老爷归来,还请大公子代我转达歉意。”

苏秉鸿忙摆手道:“林大人言重了,与县中公务相比,舍弟的伤势微不足道。我们怎敢怪罪大人?待家父归来,我定会转达大人的关怀与歉意。”

望着二人客套的交谈,旁人都感到宽慰。在齐远等人眼中,倘若县令与苏家能持续和睦共处,那自然是益处无穷。

既然意欲探视之人已不在府中,林潇稍作逗留后,便提出告辞。然而,苏秉鸿盛情难却,坚决挽留,并命人迅速备下酒席,盛邀众人共进午餐。

林潇等人并无急事,于是也就欣然接受。

午餐过后,在苏秉鸿与苏旺的殷勤送别下,林潇一行才离开苏家。

目送着林潇等人的背影渐行渐远,苏秉鸿脸上恭敬的笑容逐渐褪去。他沉声吩咐道:“将他们所用过之物,悉数焚毁。”

言罢,他转身向府内深处走去。

苏家大院布局分明,前宅用于迎客及仆从居住,而后宅才是苏家人真正的起居之所。苏秉鸿疾步穿行,直至一处幽静雅致的小院前,方放缓步履,轻声而入。

室内之人即刻察觉了他的到来,出声询问道:“是鸿儿吗?县衙的客人可已离去?”

苏秉鸿毕恭毕敬地踏入屋内,低声回应:“是的,父亲。孩儿已按您的吩咐,周到款待了他们,并亲自送他们离开,之后才来见您。”

他所进入的是一间宽敞的卧室。一位长者正站立床前,注视着床上躺着的伤员,其脸上缠绕着白布,长者眼中流露出无限的慈爱。而在他的身后,一人跪着,低头侍立。。

若是林潇或林珠在场,定能认出那跪在地上,面露惶恐之色的男子,正是在鸿天阁出手的苏福。他虽身怀不俗武技,此刻却跪在地上,诚惶诚恐。

床上躺着的那位,头部缠着白布,正是苏秉鸿口中的已离余阳县的苏秉文。而床前站立的那位年过花甲的长者,则是苏家之主苏德仁。

苏秉鸿对苏福视若无睹,径直走到苏德仁身旁,轻声探询:“爹,三弟现今状况如何?”

“他方才苏醒,又是一阵剧痛呼号,现已力竭而眠。”苏德仁面露痛苦之色,“我可怜的三儿,竟遭此横祸。”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平复情绪,问道:“你已见过那几人,依你之见,新来的县令是否真如他所言,是令三儿受此重伤的罪魁祸首?”

言毕,苏德仁瞥了一眼跪在后面的苏福。

“以孩儿之见,那县令小娘子似乎并无此等能耐。她并不像是身藏绝技之辈,能在苏福的眼皮底下动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