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章 穿成潘金莲的第十天(1 / 2)

加入书签

潘金莲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奴家会跟你和离,然后离开这里。”

这就是她未来的打算,自己不能再生活在阳谷县了,一旦整治了王婆和西门庆,她的存在就是一颗定时炸弹,迟早会威胁到武大郎的安全。

而且在北宋,官府是允许夫妻之间主动和离的,她相信凭借她的能力,即使换个地方也能过得很好。

这话对武大郎来说却是个晴天霹雳。

他没想到潘金莲竟然存着这种心思,当下便快速地说出了自己的反对,“我不同意!”

“你怎么能够一个人在外面,”武大郎面色很是难看,像是想到了什么,喏喏地说道:“我…我可以不再对你说那些话。”

他以为潘金莲是受不了他的心意才决定离开的,心中便有些受伤。

潘金莲摇摇头,见武大郎像一只受到伤害后独自舔舐的小狗,不由得有些好笑,开口解释道:

“奴家不是因为大官人才离开的,奴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武大郎不相信,可无论怎么问,潘金莲也不愿意告诉他,只得作罢。

毕竟潘金莲哪里能告诉他自己是去要找个新的官人呢。

不过两人之间的谈话便这样沉入了水底,也恢复了先前的平静。

然而,武大郎还是很难受的,他知道自己配不上潘金莲,也做好了被拒绝甚至痛骂的准备,没想到对方的反应竟是直接离开,这让武大郎难以接受。

即使潘金莲多次解释,他依旧觉得是自己的问题,接下来的几日更是战战兢兢,不敢跨过一点的界限,生怕惹得对方不高兴。

两人之间相处的氛围在武大郎刻意的维持下,有种诡异的微妙和别扭,但比起先前尴尬而爱慕的视线好了许多,更像是闹矛盾的朋友。

这让潘金莲心底有些好笑又别扭,忍不住快了整治王婆的步伐。

等到事发的那一天,便是她离开的时候。

待第二天早上,武大郎再次挑起扁担前往渡口,今日的箩筐里添了些许蘑菇味道的包子。

而昨日的朱昌大清早就被撵了出来,先前带回去的包子被自家娘子吃了一个,顿时惊为天人,喝令他第二日再去买上一些。

朱昌胳膊拧不过大腿,便早早地守在了集市口,不时地瞅瞅道路尽头来往的路人。

等了半晌,老脸都被吹花了,才堪堪看到挑着扁担的武大郎。

朱昌面色一喜,赶紧迎了上去,隔着老远招呼道:“武老弟,武老弟,你怎么才来啊,快给我拿上四个…不,五个包子!”

武大郎还没来得及放下扁担,就被拦住了,听到这话才反应过来。

连忙放下手里的扁担,顿了顿,抬头问道:“除了昨日的馅儿,今日又添了口蘑的,朱兄想着要哪种?”

“口蘑?”朱昌还没听说过有这种味道的包子,不禁有些怀疑,考虑了几秒,还是选择了比较熟悉的味道。

“就来两个洗肠草的,两个胡萝卜的,剩下的就拿你说的那个什么口蘑的吧。”

武大郎点点头,抽出两张油纸包裹起热气腾腾的包子,递了过去。

朱昌早就数好了要给的铜币,用一根随便在路边捡到的草绳串着,递给了武大郎。

两人的交情随着时间日益加深,数铜板这种事情便很少做了。

告别后,朱昌便转身往家中走去,昨日的包子滋味甚好,就是不晓得今天的味道如何,得赶紧尝一尝。

武大郎收起铜板后,也挑起扁担快步向渡口走去。

昨日吃了大亏的刘弗夫妻俩一回家就开始倒腾包子的做法。

两人这样有底气全赖于臧二娘,她先前未嫁时,家中可是专门做面食的食肆,从小耳融目染,便比别人多了几分灵气。

从刘弗拿回第一个饼子后,她只是稍加研究,就能够完整复刻出来。

所以更不要说是模仿包子了,随随便便拉出哪个家中主厨的好手,便能给你叨叨出一些经验。

因此,臧二娘对于做出好吃的包子这件事,极为有信心。

两人折腾了半天,果断选择了和武大郎一样的馅料。

待第二天早晨,还专门起了个大早,前去占位置。

等到了渡口,刘弗放下箩筐,便迫不及待地吆喝起:“卖包子嘞~好吃又热乎的包子~”

这几声吆喝响亮,直接引来了不少的汉子,凑上前询问道:“店家,你这包子多少钱一个?”

昨夜两人商量半晌,决定用三文钱一个价钱。

这可不能像先前的饼子,一旦被压价,连本金都回不来,只能定下和武大郎一样的价钱。

周围的汉子一听,和先前相同,也没再犹豫,直接买下了几个。

臧二娘笑呵呵地拿油纸包起来,挨个递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