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章 穿成潘金莲的第七天(1 / 2)

加入书签

武大郎坐在椅子上,根本不知道怎么跟潘金莲解释。

他一想到今天的饼子被折价卖出去,自己还被羞辱就丧气得不行。

见潘金莲走进来,目光明显地落在铜币上,武大郎就有些坐不住,他喏喏地站起来,“娘子…你回来了…”

潘金莲点点头,并没有责备对方,而是想着接下来要换一种什么吃食,毕竟韭菜盒子是肯定不能做了。

而她这副沉默的模样在武大郎看来便是生气了,面上不由得很是紧张。

“娘子,我没想到会有人做出和我们一模一样的饼子,”武大郎忍不住说出了今天发生的事情,言语间满是愤怒,“他们还故意卖五文钱一张!”

潘金莲没有反应过来,思绪依旧飘忽在另一件事上。。

见几日下来渐渐温柔的潘金莲不回话,武大郎有些着急,他满心的自责,迫不及待地想找回些什么:

“娘子…娘子,我看了,他们的饼里鸡子很少,油也没我们的新鲜,只要我再去几次,就一定没有人再买他们的了!”

这话说的肯定,反应过来的潘金莲正好听进耳朵里,心底便有些唏嘘。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大多数人面对价格的高低,即使东西再好吃,也抵不过区区两文钱的价差,这就是现实。

而武大郎想不通这一点,他不是笨,论坚持不曾输给任何人,只是论心窍,也从未赢过任何人。

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饼子的价格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下调的,价格上的相互竞争永远是最蠢的事情。

零和博弈没有赢家。

武大郎的脸色越发的难看,心里忐忑不安,有种做错事的不知所措。

潘金莲的思绪飞转,摇摇头,柔媚的脸颊带着一股春光,星光闪闪的眸子间透着股智慧的沉稳。

“大官人,我们不能再卖这种饼了,”她直接了当道,“继续卖下去,赚的钱只会越来越少。”

武大郎听到这话,面上有些犹豫,前几日的生意比起他独自卖炊饼来说,好的不是一点半点。

再让他卖回炊饼,便是放在谁身上都不是很乐意。

武大郎还想着挣扎挣扎,他不死心,灵光一闪,脑袋里终于冒出了一个好点子:“娘子…我可以…可以换个地方卖,这样就不会…”

潘金莲再次摇摇头,抄袭模仿这种事出现了一回就能出现第二回,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终究不是解决方法。

轻言细语地将原因告诉武大郎后,他原本燃起的熊熊焰火被狠狠浇灭,整个人便有些颓唐。

这不仅仅是因为没有生意可做,更多的是辜负了娘子的心血。

潘金莲倒是没有很在意,她想了想,决定将新的吃食换成大众食品——包子。

选择包子是因为这门手艺可以延续下去,不同馅儿的包子有着不同的味道,而且价格实惠,味道独特。

只要名头打了出去,即使在深巷中,也会有不少人专门前来,这不像韭菜盒子的单一性。

即使到时候她离开,武大郎也能凭借这种吃食过得很好。

这样一想,潘金莲便在脑海中搜罗了好几种不同的馅儿,打算一一教给武大郎。

“大官人,明日我们改卖包子。”她直接说道。

包子?武大郎微愣,这种东西原来在清河县见过,他觉得跟馅饼没什么区别,不过做面食久了,便有了许多相通的灵感。

包子好吃与否更多的在于面的柔软程度以及内馅的调拌,这让武大郎有些担心,自己能做好吗。

潘金莲却不给他犹豫的机会,直接往灶房走去。

为了试试水,明天的包子可以先准备些简单的味道,例如韭菜鸡蛋和胡萝卜鸡蛋。

潘金莲打发武大郎去揉面,自己则去处理新鲜的食材。

把韭菜和胡萝卜一一切成碎丁,分别乘在两个木盆里,拿起碗里的猪油倒下一块落在发热的锅里,在热意的酝酿下散发着微微的荤香,随后炒熟了几个鸡子分别放到了木盆里。

而武大郎把揉好的面放在火炉旁等待发酵,便过来帮着烧火。

潘金莲也不避着武大郎,往盆里放着不同的调料,嘴里简单地说着做法:“大官人,这些调料先不要动,去淋上一些热油,让香气散发出来。”

武大郎先前还避讳着,后来见潘金莲每日都要早起,便主动揽下了这档子事。

心里不由得敬佩又卑微,不曾想貌美如花的潘金莲还有这等醉人的手艺,对比自己一无是处还俗不可耐,当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做梦。

自卑的情绪一闪而过。

直到天黑,火炉旁的面团才膨胀起来。

打着哈欠,潘金莲看了看时辰,干脆将揉搓包子挪到了第二天清晨,正好赶上武大郎出门贩卖的时间。

第二天天不亮,潘金莲便坐在灶台桌旁,手里拿着一张薄薄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