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章 雁门告急(1 / 2)

加入书签

闲来无事,夏州便在自己小作坊烧制起了各种玻璃制品!玻璃杯,玻璃碗……就他这势头,恨不得把现世的东西都复制出来,,“夏先生,韩将军回来了,让在下请先生去主楼议事”就在他兴起之时,一个小兵前来通报,这么快就回来了,“嗯,知道了,我这就过去”放下手中的玻璃杯,便向主楼议事厅走去。

“不妥,陇西河内兵马一时也不会赶到,大兵出动自然比不上单兵快马的速度,如若援兵军马未至,燕地残部再从太原攻我项背,到那到时我雁门将陷入进退两难之地,此地必失!”“要我说就坚守城池,蒙将军的五万兵马,加上雁门驻军总共八万兵马,我就不信还守不住!”“燕国残部内有我手下探子,刚收到探子密报,燕地联合齐国残部,集结十万人马!就等明日一早匈奴与我军交战之时欲坐收渔利!”“前有匈奴集结十五万先头部队攻我雁门,后有燕齐残部集结的十万兵马!我军才八万兵马,驻守只会首尾不相顾!”“人在城外!就算战死,也不能丢了城池!眼下只有死守,等河东援兵前来!”

刚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一众将士群情激昂!要打仗了?我怎么不知道?也对,我只是军医,军情肯定直接通报给高级将领,听他们商议了这么久,夏州也明白了来龙去脉,不禁嘀咕道“兵家必争之地有什么好守的。”声音不大,但却正好被门口两个主守将领听到,瞬间暴起,“你说什么?大秦境内,一城一池不容有失!你是什么人,竟敢如此大言不惭!大战在即,动摇军心,依军法,当斩!!”韩猛一听立马上前按住就要拔刀的将军,连忙道“陈将军息怒,这是我随军医官,他不懂战事,只是随口一说,你何必和他计较,况且大战在即,先斩军医,伤兵由谁来负责?”陈将军见韩猛如此维护这人,再加上蒙将军还没发话,自己也不敢造次,便也不再为难夏州,只是狠狠地瞪了夏州一眼,夏州也丝毫不慌,如若真动起手来,这位陈将军还真不是自己的对手!

“你说兵家必争之地,有何可守,这是何意,难道你还有比坚守更好的办法?”坐在中间的蒙将军看着夏州,笑笑说道,夏州因为刚才的事也不愿理会,正准备回去接着烧制自己的玻璃,可一回头看到韩猛祈求的目光,又停了下来,无奈径直走到沙盘前。

“兵家必争之地,也为兵家必败之地!八万对二十五万,拿什么守,又为何要守?燕齐早已灭国,临时集结的也只是残兵败冦,散兵游勇,不足为惧,若单打独斗,他们毫无胜算!匈奴东胡大军也只是先头部队,一时半会想攻破雁门也没那么容易,怕的只是他们前后夹击!我们在等援兵,匈奴也在等援军!我们只需乘夜色走小路大军撤出雁门前往云中,再给燕齐放出一个匈奴夜袭雁门,秦军匈奴两败俱伤,匈奴撤出城外等待援军的假消息,然后大开城门,引燕齐兵马入关,随后燕齐入关,我军在调转马头转守为攻,城外的匈奴自有燕齐守军替我们阻挡,蒙将军在下令让陇西援军兵分两路,一路从九原北部出匈奴,一路向东,埋伏在雁门关外已西,待匈奴援兵汇合,我关内守军再联和河内援军出城,同城外陇西援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到那时联手破敌,还不手到擒来?”

话音未落,众将领纷纷起身,“此计甚好,让我等将领好生惭愧,夏先生解雁门之围,此战若胜,先生当立首功!!”就在这时为首的蒙将军缓缓起身,走到夏州面前,“夏先生所献之策甚是精妙,只是你怎知燕齐守军会死守雁门?不会开城门放匈奴入关?还有,纵使援军赶到,在转头攻打燕齐驻守的天堑雁门关,谈何容易?”

夏州一听不禁笑了起来,真不愧为大将军,心思倒是缜密,他刚才是故意挖下大坑,看看这帮人有没有真本事,能否看出此计最关键的问题!

“真不愧为大秦第一名将!眼光就是毒辣,我来雁门关这么多天,没事喜欢瞎转悠,前几日我发现雁门关靠左第二排内城城墙下方有个藏起来的洞口,进去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原来是前任驻将修补长城时偷工减料,本来应该由石块石灰填实的长城竟然是空心的,足足有三百多米!不过现在看来也不算坏事,大军撤出雁门时,只需在里面藏下三万人,待我方城外兵马要攻城之时以响箭为号,三万人马就杀出去,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到时候燕齐守军何足畏惧?”

顿了顿,夏州又接着说道“燕齐守军进入雁门,必定会死守城门,秦未灭燕齐国都之时,因地势原因,燕齐与匈奴东胡交接,早年他们之间也在不停开战!他们这次举残兵只是想复国,如若放匈奴入关,匈奴第一个要占领的便是他们燕齐之地,到那时他们这次举兵又有何意?”

蒙将军听到这里,心里咯噔一下,呆愣了好久,这个人,不管行军布阵,还是人心世事都把握的炉火纯青!!心思之缜密,我都不能及也!!几十万兵马,布置的简直滴水不漏!!

“好、好、好,先生算无遗策,传令下去,兵马整顿,分三万人马藏于城墙空洞之下!剩余人马趁天黑佯装败退,撤出雁门前往云中!给燕齐叛军里的探子传递战败退逃的假消息!各部谨遵军令!出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