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5 章 雨中同行(1 / 3)

加入书签

才踏至紫光殿重檐之下,谢不为就听得殿内一声清脆的瓷碎之响。

虽还隔着厚厚的楠木门扉,可这声响却十分清晰,便足以推测出掷瓷之人盛怒的模样。

还不等紫衣内侍反应,是要引谢不为暂时回避,里头的争吵之声便已紧接传出。

“臣可担保,袁尚书绝不会做出此等蠹国利己之事。”

谢不为当即辨出此为萧照临的声音,却犹有一愣。

因着即使他也曾听过萧照临蕴着怒气的声音,却从未有闻萧照临如此声嘶力竭的哀恸之声。

此声掷地,四下皆静,就连紫衣内侍也生迟疑,未立即请谢不为暂退。

是故,接下来皇帝的怒声应答便更加清晰地传出。

“担保?在朕面前,你拿什么担保?如此意气用事,哪有半分储君的样子!”

谢不为眉心一皱。

“陛下既如此说,那臣这一身,恐怕除了这储君之位,便再入不得陛下之眼,臣便......”

就在萧照临话还未尽之时,谢不为竟出乎在场所有人意料,猛然上前,朝殿内躬身朗道:“臣中书侍郎谢不为,拜见陛下。”

这下就连殿内也陡然安静了,而紫衣内侍更是一脸惊惧。

此番滞静,仿似时间都凝住了,沉沉地压在了殿内殿外每一个人的肩头,直教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但好在片刻之后,殿门便从内而开,另有内侍跨出了门槛,对着谢不为微微垂首道:

“谢侍郎,随我进来吧。”

谢不为再有稍拜,随之而入。

又才行两步,便与从内而出的萧照临撞了个正着,一抹隐约的铁锈腥气随着未止的行风,就此钻入了谢不为的鼻尖。

两人的步履都有微顿。

谢不为随即听到了萧照临喑哑的一声“卿卿”,可他却依旧没有抬眸,只看着那玄金色的衣角,微微躬身,便与萧照临擦肩而过。

虽已过立冬,却还未至燃炭之日,可紫光殿内竟已四角都置了鎏金炭盆。

这般,才甫入殿,便有融融暖意扑面,再混着淡淡的沉香之气,自然十分怡人。

只是,在此怡人暖香之中,却夹杂着比之方才更加浓腥的铁锈味。

——是血腥味。

谢不为不禁心下一跳,若是放在从前,他未必能断定这点隐约的铁锈味就是鲜血的味道。

可自从在鄮县经历那场血战之后,他便对血腥味格外敏感。

如此,即使沉香味浓,却依旧不能在他面前掩盖什么。

谢不为联想到了最先听到的那声瓷碎之响,心头莫名一紧,面上却未显露分毫。

跟随内侍站定殿中之后,便伏拜道:“拜见陛下。”

“嗯,起来吧。”皇帝的话语中有着一丝明显的疲惫,手指也在有一下没一下地轻叩身前的紫檀木案,“赐座。”

此后,便未有一言。

直到谢不为端坐锦茵,正欲再拜之时,皇帝竟似有所感,先行缓缓抬手。

“不必请罪了,方才倒也省的朕再被那个逆子气出个好歹来。”

?本作者孤月当明提醒您《病弱万人嫌陷入修罗场》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此语且沉且叹,听来倒真像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在忧叹与儿子的争执。

这便与谢不为所知晓的,皇帝对萧照临大有不满的印象大相径庭,倒让谢不为有些怔愣,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但所幸皇帝只像是随口一提,很快便主动提及了此次私下召见谢不为的缘由。

“你前些日子专呈上来的奏章朕已阅过,你说你想亲去吴郡调查樊鸣、五斗米道还有......琅琊王氏。”

皇帝支肘按了按额角,比萧照临更为深邃的黑眸一闪,“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你叔父的意思?”

谢不为前些日子得到了永嘉内史传来的消息,道是那樊鸣不仅上了岸,还一路畅行无阻,逃到了吴郡。

之后,便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再寻不到踪迹。

此番虽没有确凿的证据,但谢不为却能肯定,这一定是琅琊王氏的手笔。

鄮县的血色还未消褪,他又岂能就此放过樊鸣和琅琊王氏。

况且,琅琊王氏既然会如此大费周章地保下樊鸣,那么,那樊鸣就一定掌握着孙昌所说的,能让琅琊王氏从此不得翻身的秘密。

而他更有直觉,这个秘密,与五斗米道、甚至与吴郡都有关联。

但谢不为却没有冲动,而是将他在鄮县所了解到的一切,以及自己的猜测全都告知了谢翊。

谢翊听后便道:“其实陛下与我也早就怀疑琅琊王氏与五斗米道有所勾结,你既有如此把握,便将此事上呈陛下,尽听陛下安排吧。”

不过,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