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章 农忙开始了(1 / 2)

加入书签

李二宝心里苦啊。

周大丫催促老李头:“趁着天还凉快,赶紧多干点吧。”

老李头看看天色,快要吃早饭了。

也不耽搁,又埋头干活。

往日他们是回家吃早饭,如今农忙,一来一回耽搁时间,早饭是张桂兰送来吃的。

一大家子的饭菜不少,张桂兰用块布把小怀锦绑在身上,一手提着一个大篮子到玉米地。

李二宝赶忙接过篮子,又把孩子抱进怀里。

“媳妇,累着了吧?”

张桂兰摇摇头:“就是做做饭洗洗衣裳,有什么累的。”

家里活儿不少,干起来也没个歇息的时候。

可跟他们下地比起来,还是轻松很多。

杨慧莲摸了把汗,笑着调侃李二宝:“还是二宝会心疼人啊。”

李二宝“嘿嘿”笑着:“自己都不对媳妇孩子好,指望谁对她们好?”

杨慧莲用胳膊肘捅李大宝:“听见了吧,多学学。”

李大宝往玉米地一指:“真要学的在那儿。”

大伙看过去,就见李初元和陈小满还在蹦蹦跳跳比赛呢。

大伙“哈哈”笑起来。

周大丫无奈喊道:“你们俩过来吃早饭,歇会儿再忙活!”

陈小满累得直喘气,扭头去看李初元,就见他也满头大汗。

她很主动道:“我饿了,先吃饭吧?”

李初元也饿得厉害,当即点了头。

两人过去时,张桂兰已经把饭菜都拿出来放地上摆好了。

看到菜色,陈小满和李初元都“哇”了一声。

满满一盆玉米饼子,一人一碗小米粥,还配上席面的剩菜。

“家里就剩这点玉米面了,我全给烙了饼,小米也就煮这顿粥了,咱家粗粮都吃光了。”

张桂兰跟周大丫道。

去年年成好,粮食收上来后卖不起价,老李家没舍得贱卖,都给存下来了。

前些日子建房子,天天给帮忙的人一天三顿干的,粗粮也吃了个七七八八。

周大丫早知道家里只剩下谷子和高粱了。

“这两天吃高粱,等咱家玉米收回去晒干了,就接上。”

张桂兰应了声。

陈小满仰头看向周大丫:“娘,咱家有好多谷子可以吃呀。”

老李头惊得倒抽口凉气。

“谷子可是细粮啊!咱家哪儿吃得起?”

陈小满疑惑:“那咱家种谷子干什么呀?”

“当然是拿去卖了换钱呐!”

老李头理所当然道。

“谷子价高,咱卖了钱才能供初元读书。”

陈小满拧了小眉头:“可是咱家有鱼丸生意呀,金银花也能卖钱。”

“那些都是一时的,只有庄稼才是长长久久的。”

不止老李头这么想,李大宝也是这个想法。

县城的人也就吃个新鲜,等过些日子鱼丸吃腻了,他们也就挣不到钱了。

还有金银花,也就农闲时村里人去零星摘一些卖,他们跟着赚几个大钱贴补家用。

还得靠伺候田地养活一大家子。

“省衣有衣穿,省粮有饭吃,过日子就得紧巴巴。”

老李头趁机教授儿子儿媳自己的人生经验。

尤其看向李初元和陈小满。

这两孩子手头还有不少钱,可不能让他们乱花了。

谁知陈小满头一个反对:“这些生意不赚钱了,我们再换赚钱的生意就好啦。”

老李头不赞同:“赚钱的生意能一个接着一个?咱能找到这些就难得了!”

“我可以找到。”

陈小满很有信心:“咱懂别人不懂的,就能赚钱。”

李初元双眼一亮:“你有主意了吗?”

老李家的人齐齐看向陈小满。

陈小满摇摇头:“现在还没有,不过以后就有了。”

等福地里改良过的谷子种下去,就能收获很多很多谷子,到时候他们又能卖好多钱啦。

老李头就不听她的了,抓了块玉米饼子啃。

“看这天儿,今年没什么雨,下半年的粮食收成不会好,等农忙过了,咱家也改成一天两顿。”

李大宝坐到老李头身边:“爹,你问了村里老人吗?”

“前两天问了,大伙儿都说今年年成好不了。”

说起这个,老李头就犯愁。

李大宝沉默了。

村里老人看年成一看一个准。

这个年怕是不好过了。

陈小满听进来心里。

“半仙爷爷,天旱我们的种子能种出好多粮食吗?”

张半仙豪气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