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 章(2 / 3)

加入书签

显摆。

可惜世道不准。

他尝试过,人家也不收。

陶青鱼垂眸,敛了乱七八糟的想法安心吃饭。现在没什么比填饱肚子更重要了。

*

吃完饭也不多留,跟主家道了谢,大家各自结伴回家。

还没进院子,屋檐下埋头在饭碗里吃得正香的小黄抬起头,飞快摇着尾巴迎来。

陶青鱼看着他鼓鼓的肚子,撸了把狗头。

“快撑破肚皮了,不能再吃了。”

“可算回来了。”一道女声响起。

陶青鱼抬头就见陶青嘉往屋里跑。

陶青嘉:“阿娘!爹!”

陶家二叔陶兴隆跟他媳妇宋欢回来了,两人身边还站着陶青嘉的亲哥陶青书。

还是少年人的陶青书气质却老成,跟陶青鱼一样,早早就出去干活挣钱了。

“哥哥!”陶青嘉笑着喊。

陶青书揉乱了弟弟的头发:“在家可听话?”

“听话。不信你问问青芽、青苗。”

陶青书笑着将小弟弟抱起来颠了颠:“他们小,说了可不算。”

“二叔,二婶。”陶青鱼放下小黄往屋里走。

“雾哥,鱼哥儿。”宋欢招呼人。

一大家子到齐了,堂屋一下坐满了人。陶兴隆鲜少回来,这会儿坐着跟家里人说些闲话。

宋欢给小孩抓了些零嘴,又单独拉陶青鱼到西屋里去。

“鱼哥儿又糙了不少。”

陶青鱼心中一痛,他二婶还是那么会说话。

他夸张道:“二婶,我卖鱼风吹雨淋的,还能像你一样白净?”

宋欢被他哄得发笑。“白净什么白净,都老了。”

陶青鱼顺嘴接:“才三十多,哪里老?”

“行了,就你嘴甜。”

宋欢手上麻利,上来就将陶青鱼头上灰扑扑的发带松了。

瞬间,陶青鱼一头长发如瀑,披散下来。根根丝滑,比人家精心伺候的头发看着都好。

“二婶!”陶青鱼捂头。

“叫二叔也没用,给我坐下。”宋欢不容拒绝地将陶青鱼按在梳妆台边。

几个小的没兴趣在堂屋听大人的话,拉着自家小爹爹一起进了二婶屋找大哥哥。

杨鹊看陶青鱼那躲藏的样子,笑侃道:“你闲的?一回来又拉着大哥儿折腾。”

宋欢:“年岁到了,不折腾他折腾谁。再说我看着长大的,算他半个娘,瞧他这样子看不过眼拾掇拾掇怎么了。”

“不怎么,你开心就好。”杨鹊搂着自家青芽、青苗,脑袋往他俩中间一放,看着宋欢打扮人。

方雾笑了声,过去帮忙递梳子。

陶青鱼委屈巴巴看向自家小爹爹。

方雾轻摸他头:“哥儿乖,小爹爹看着喜欢。”他要有条件,定天天给自家哥儿打扮得像竹哥儿一样漂漂亮亮的。

陶家几兄弟娶妻生子都晚,几个夫郎媳妇小时候就指着唯一一个哥儿陶青鱼玩儿。

那时候小家伙可乖了。奶白奶白的,小包子脸,圆眼睛滴溜溜转。

嘴巴也甜,笑眯眯叫着人的时候恨不能将什么东西都给他。

关键是性格好,极少哭,家里人都把他当个宝贝。就是其他人见了也稀罕得不行。

后头哥儿长大了,性子愈发不文静。

跟那白团子长成了两个样。

宋欢生了两个儿子,但对哥儿却喜欢得紧。

他们两口子在县里上工,一来一回不方便就住在了宋欢娘家,许久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或多或少都要给家里带点东西。

其他人的都给了。

这次一回来就摆弄陶青鱼,给鱼哥儿的东西就多半是头上的了。

宋欢从小住在县里,见识多,也会打扮。

她手巧,几下给陶青鱼梳了个髻。后头散了一半披着,再编了几条缠着红绳的小辫子垂在身前,后头用同色的发带固定。

简单又不失活力,很衬陶青鱼。

“瞧瞧,可以吧。”

“可以得很。”杨鹊飞快起身,按着陶青鱼的肩膀左右转看,“喜庆又漂亮。”

宋欢吐槽:“就是黑了点。”

陶青鱼苦笑。

“好了不?”

“没好。”宋欢起身,去带回来的布包里翻了翻,翻出一件红色窄袖长衫。

“换上。”

方雾见这一身新衣裳,一看就是陶青鱼的尺码。他蹙眉道:“怎还做了衣服,他都这么大了用得着你破费。”

宋欢:“又不是买的,酒楼里帮人办宴席没用完的布。好东西,我想着咱大哥儿也不小了,不该总穿那些破旧衣服。”

“就够做这一身,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