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7章 向温体仁透风(1 / 2)

加入书签

等朱由检的车驾走后,温体仁对郭允厚邀请道:“郭部堂,可愿到本辅府上一叙?”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两人各自乘车,离开西苑。

京城,温府。

温体仁和郭允厚回来之后,就直奔书房而去。

待两人各自落座,温府管家亲自送上热茶,并关上书房的房门之后。

温体仁便迫不及待地向郭允厚问道:“郭部堂,陛下今日所言之新式宝钞,是何意?”

郭允厚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然后缓缓放下。

他看向温体仁,语气很是轻松:“首辅,就如您所想,陛下打算印制类似宝钞的纸钞,流通于市。”

温体仁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宝钞的弊端,这些年来,宝钞早已在民间失去了信用,若是贸然推行新式宝钞,恐怕会引起大乱。

“郭部堂,宝钞乃是弊政,陛下年幼,不知其中关窍,你身为大明计相,难道你也不清楚吗?”

温体仁压低了声音,忧虑地说道。

郭允厚点了点头,道:“首辅所言极是,宝钞的弊端,郭某自是清楚的,只是陛下这次发行的纸钞,和之前的宝钞不一样?”

“哦?有何不一样?”

温体仁疑惑地问道。

郭允厚微微一笑,道:“首辅,陛下既有意推行新式宝钞,自然会有对策,之前的大明宝钞,为什么一再贬值,最后更是形同废纸,首辅可曾想过?”

闻言,温体仁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说道:“朝廷印制宝钞毫无节制,以至于宝钞连年贬值。”

郭允厚缓缓点头:“不止如此,宝钞不能交税,不能兑换金银,朝廷自己印制的宝钞,自己都不收,又怎么要求天下臣民接受?”

“陛下的意思是,这次印制的宝钞,不,不对,不应该叫宝钞,应该是新式纸钞。”

“这新式纸钞可以用来缴纳朝廷的赋税,可以在大明银行足额兑换金银,如此一来,首辅以为民间会接受吗?”

温体仁闻言,豁然一惊,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稍顷,他又重新坐下,若有所思的缓缓点头道:“不错,如果宝钞……纸钞可以用来缴纳赋税,可以足额兑换金银,那民间自然会接受,且宝钞也不会贬值。”

“但朝廷印制纸钞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既然纸钞可以足额兑换金银,那大明银行就需要储存和纸钞价值相等的金银。”

“如果朝廷有这么多的金银,那还有纸钞作甚?”

温体仁虽是首辅,但有些事他暂时还是有些看不透。

郭允厚笑道:“首辅,纸钞相比金银,相比铜钱,是不是要便利许多?”

“等民间逐渐接受了纸钞,天下士民就会选择持有纸钞,而不会换成金银。”

“到时候,皇家银行那边,就可以相应的多印制一些。”

“或者是,调用银行的金银为朝廷所用。”

郭允厚解释完后,温体仁也是明白过来。

但旋即,他又恍然道:“怪不得,怪不得 陛下要另造新纸,这是要防止有人伪造纸钞。”

“新纸钞可以足额兑换金银,一旦被人仿制,那可就真的天崩地裂了。”

郭允厚叹息道:“是啊,就看宋应星那边,是不是可以造出令陛下满意的新纸了。”

“如果不能解决防伪的问题,那这新式纸钞就绝对不能推行,这一点,郭部堂还得提醒陛下。”

温体仁有些不放心的对郭允厚叮嘱道。

“首辅大人放心就是,陛下知晓里面的风险。”

郭允厚缓缓点头,回了一句。

“好了,正事儿谈完了,你我二人共饮一杯可好?”

温体仁笑呵呵的对郭允厚邀请道。

“那郭某就叨扰了。”

对方毕竟是首辅,郭允厚也想和同僚搞好关系。

……

数日后,辽东。

王自勇火急火燎的来到了锦州总兵府。

“赵总兵,陛下的批复到了。”

“哦?”

赵率教猛地起身,对着门外喊道:“赵光远!”

“父帅!”

赵光远昂首走进来,拱手道。

“去,请……”

“不用请了,我等来了。”

原来是王之臣、秦良玉、曹变蛟、何可纲等一干人等。

知道锦衣卫的王自勇来了,他们自是不敢耽搁,也都赶了过来。

“希龙,不用请了,可是陛下的旨意到了?”

王之臣有些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

赵率教看向王自勇。

后者会意,上前一步,对众人拱手道:“诸位大人,陛下给王督师的批复到了。”

“臣等恭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