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2章 放榜(1 / 2)

加入书签

温体仁先是一拱手,然后才悄步走到桌案前,接过朱由检递过来的宣纸。

只是一打眼,温体仁的眼睛猛地睁大。

下一刻,他就跪倒在地,高呼道:“臣恭贺陛下,大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在场所有人闻言,也反应过来,包括王承恩、黄永申等一干内侍、宫人皆是跪倒在地高声呼喊道;“恭贺陛下!大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乾清宫的动静,很快就惊动了其他人。

虽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宫里的众人,哈还是对着乾清宫的方向高呼。

内阁的诸人听到外面的喧嚣,也都纷纷放下手里的公务,互相对视一眼后,韩爌率先开口道:“喊什么呢?”

门口一名书吏躬身道:“阁老,好像喊的是什么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施鳯来眉头一皱,旋即忽的站了起来,向着文渊阁外就冲了出去。

到底是榜眼出身,反应就是比别人快一些。

其他人此时也是反应过来。

几人对视一眼,袁可立有些不可置信道:“传国玉玺?”

“几位,我们也过去看看吧。”

韩爌出言道。

袁可立、徐光启,郭允厚三人闻言,也都纷纷起身。

乾清宫。

朱由检抬手阻止了众人的恭贺,转头对方正化问道:“方正化,这枚玉玺是从何处得来的?”

方正化赶紧答道:“皇爷,这玉玺是林丹汗的大福晋娜木钟献上的,据说历代蒙元大汗都贴身收藏。”

朱由检闻言,微微颔首。

然后,他又看向温体仁问道:“首辅,是不是找几个金石大家,看看这枚玉玺的真假?”

温体仁没有回答朱由检的问题,而是郑重道:“陛下,史书上说传国玉玺,被后唐李从珂带着举火自焚了,玉玺失踪。”

“现在看来,史书记载有误,传国玉玺应该是被契丹人抢走了,然后金人灭辽时,又被金人所获。”

“再后来,蒙元席卷天下,从金人手里获得了传国玉玺,等太祖高皇帝起兵,驱逐鞑虏,建立大明,玉玺又被元顺帝带到了草原。”

“历经两百多年,陛下于崇祯元年派兵征讨蒙元,终将传国玉玺迎回中原,此乃天意,我大明必将在陛下的引领下,再次中兴,传之万世!”

事实证明,没有人不喜欢听好听的。

朱由检听温体仁这么说,也是心下大喜。

同时,他也听明白了,温体仁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这枚玉玺别管怎么说,就是始皇帝那枚,谁要是怀疑,可以亲自去问问始皇帝。

就在此时,内阁其他几位阁臣也都到了。

“臣等拜见陛下!”

几人先是对朱由检施了一礼,然后就看向了他手里的那枚印玺。

朱由检笑道:“诸卿都来了?”

“陛下,可是大军从北地迎回了传国玉玺?”

施鳯来第一个开口问道。

温体仁将手里印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的宣纸递给了施鳯来。

后者一看,也是大喜,忙是再次施礼道:“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其余几人看过后,也都纷纷恭贺。

这可是真正的大喜事。

传国玉玺对中原王朝的意义不用多说,即使是后世,也有无数人对传国玉玺心向往之。

不是有那么一个段子吗?

如果我找到传国玉玺,那一定会上交国家。

如果我真的找到传国玉玺,那国家应该交给我。

这样的段子数不胜数。

虽然只是调侃之言,但也证明了这枚印玺的地位。

等几人恭贺完后,朱由检挥了挥手,让几位阁臣坐下。

端起桌案上的茶盏轻抿一口道:“传旨礼部,准备祭天大典,朕要亲自祭祀天地。”

“臣遵旨!”

温体仁忙是应道。

稍稍平息内心的激动,朱由检拿起桌案上的名单,在上面勾画几笔,然后将之交给温体仁道:“就按你们商议的,状元是刘若宰。”

“原定的榜眼何瑞徵黜落,管绍宁为榜眼,朱统饰为探花。”

听朱由检选朱统饰为探花,温体仁的眉头一紧,起身道:“臣请陛下三思!”

“朕已经三思过了!”

“明日早朝放榜。”

“臣,遵旨!”

虽是有些担忧,但温体仁还是应了下来。

翌日,一大早。

久不上朝的朱由检也早早的赶到了皇极殿。

在群臣的山呼声中,朱由检坐到了御座上。

“诸卿,崇祯元年的春闱,因为朝廷的战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