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章 朕只加价三成(1 / 2)

加入书签

等众人重新回到试射场,朱由检对方正化吩咐道:“去请英国公、李邦华、卢象升、曹变蛟、内阁诸臣过来。”

“对了,再去把福王叔他们几个请过来。”

朱由检又补充了一句。

虽是不知道皇爷为什么要请福王他们,但方正化还是赶紧命人去传旨去了。

接下来,朱由检又命几名西厂番子,接连试射了开花弹、霰弹等弹药,威力都是相当的可观。

而收到传召的众人,也都纷纷来到了西苑的演武场。

等众人见礼后,朱由检笑着对众人说道:“兵仗局新制了两门火炮,朕已经看过了,威力着实不凡。”

“所以才让你们都过来一起看看。”

对众人解释了一句,然后又对方正化使了个眼色。

后者会意,忙是命手下的番子,再次开始试射火炮。

几轮下来,众人也都看出来了,这新式的火炮,确实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有了极大的加强。

卢象升第一个站出来,对朱由检躬身道:“陛下,臣请调拨一批新式火炮。”

他一说完,李邦华也开口了:“陛下,神机营的火炮大部分都已经不堪使用,臣请朝廷为神机营,重新配备新式火炮。”

“陛下,不知这新式火炮的造价几何?”

身为户部尚书的郭允厚,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朱由检转头看向孙元化。

后者赶紧躬身道:“陛下,诸位大人,这新式火炮因为采用了铜铁合金,所以成本有所提高,算上料价、工价,每门火炮的价格大约在八十两银子上下。”

听到这个数字,郭允厚也是松了口气。

八十两银子一门,十门也不过只是八百两,价格还真不算太高。

口径这么大的火炮,如果要去濠镜采购 的话,恐怕得数百两银子。

朱由检闻言,也是轻轻点头。

这样的造价,他还是能够接受的。

卢象升这个时候出言对孙元化问道:“孙大人,不知这火炮有没有小一些的?”

孙元化忙是回道:“既然能铸这种大的,那自然也可以铸造小口径的,像是虎蹲炮、霹雳炮、碗口炮都可以制作。”

卢象升的眼睛越来越亮。

等孙元化说完后,他立即对朱由检施礼道:“陛下,臣请为上直卫添置一些轻便的火炮。”

朱由检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不过是在为日后征讨察哈尔做准备。

朱由检转头对孙元化吩咐道:“兵仗局现在就可以为亲军都指挥使司铸造一批轻便火炮,以及所需的各类弹药,所需花费皆由朕的內帑出。”

孙元化赶紧领命。

这个时代的大明,经历过正德和嘉靖朝后, 并不缺少先进的火器,毕竟一代火器大神赵士桢刚刚去世没有多久,他可是留下了不少的著作。

里面详细的列出了不少先进火器的制造方法。

只是之前的大明朝廷,没有银子去制造、列装罢了。

听到皇上说要用內帑,为上直卫制造火器,张维贤急了,忙是躬身道:“陛下,神机营那边,现在也急需打造新的火器。”

朱由检看向兵部尚书袁可立,和户部尚书郭允厚。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大明繁杂的税收制度了。

按理说,户部才是大明的钱袋子,掌管大明朝廷的一切开支。

但可惜的事,大明户部只占整个财政制度的一部分。

工部、兵部、各地布政使司,以及前文提过的太仆寺都有财政职能。

甚至这些衙门的收入有时都比户部都多。

袁可立想了想,对朱由检躬身道:“陛下,京营的开支,兵部可支应一部分,但尚有缺口。”

“缺口多少?”

朱由检对其问道。

不过,不等其回答,他又赶紧补充道:“这件事,你兵部和户部、太仆寺去商议,等有了结果,再报于朕知。”

“臣遵旨!”

除了不在京城的刘琏,其他两人赶紧躬身应道。

看到一旁有些欲言又止的毕懋康,朱由检转头问道:“毕卿,可是有事?这里不是朝堂,有话但讲无妨。”

毕懋康躬身道:“陛下,臣打算研制一种新式的火铳,需要一笔钱粮。”

朱由检这才想起来,自己让他们建立皇家科学院,可是还没给人家批银子呢。

“即然是皇家科学院,那一应开支自然是有皇家供应,朕先给皇家科学院调拨白银十万两。”

“臣谢陛下!”

宋应星和毕懋康两人闻言,当即大喜过望。

等说完这些事,朱由检走到福王他们身边,开口问道:“诸位宗亲,新式火器的威力你们也都看到了,怎么样?你们是不是也要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