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2章 你得替朕走一趟福建(1 / 2)

加入书签

不过,孙传庭显然没有向其解释的打算。

“崔大人,队伍都已经准备好了,你看是不是可以出发了?”

一名总督府的佐官,低声向孙传庭禀报后,后者转头对崔呈秀问道。

崔呈秀闻言,对孙传庭拱手道:“总督大人,下官就告辞了。”

说完后,他就翻身上马,开始向着队伍的前方而去。

胡永兴也是对孙传庭拱了拱手,大踏步向着自己的战马而去。

很快,阳和城内就涌出了大量骑兵。

看着大队骑兵离去。

阳和卫指挥使廖静海,站在孙传庭身边,有些担忧的说道:“总制大人,我阳和卫拢共才不到三千骑兵,总督府麾下标兵不过七千之数。”

“您一下子就派出去两千骑兵,这是不是有些……?”

孙传庭看着远去的大队人马,幽幽道:“皇上既然打算和诸部会盟,那我等为人臣者,自当鼎力支持,两千骑兵前往内喀尔喀,不只是沿途护送物资,更是要震慑内喀尔喀各部。”

说完后,他就转身,向着城内而去。

一边走, 一边对廖静海问道:“宣府总兵满桂到任了吗?”

廖静海闻言,忙是回道:“总制大人,满总兵尚未就任,想来应该是还在路上。”

“那曹文诏也没有回来?”

“没有。”

听到廖静海的回答,孙传庭不由皱起了眉头。

他现在急需这两位总兵就任,好开始他接下来计划。

但这两人却是迟迟没有抵达,让孙传庭很是恼火。

回到总督府,孙传庭开始给京里的朱由检上一道密奏。

他接下来的计划,最好是能够得到皇上的允准,否则的话,日后很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大麻烦。

就算是不能得到皇帝的允准,也至少要事前和皇帝沟通。

至于说为什么不通过通政司?

孙传庭表示,他只是想做一点实事,不是想要和天下官员士绅为敌。

很快,一道洋洋洒洒的题本,就新鲜出炉了。

唤过一名亲兵,孙传庭对其吩咐道:“去把本地锦衣卫百户请过来。”

不一会儿,一名内着青绿色锦袍,外罩红色罩衣的锦衣卫百户,就来到了总督府。

无论孙传庭对厂卫是什么态度,人家锦衣卫在获取情报上,确实是有一手。

而且,对九边重镇,对他们这些军政集于一身的地方督抚,朝廷派遣厂卫坐镇,也是应有之意。

孙传庭倒是也能理解。

“卑职锦衣卫百户霍阳拜见总制大人!”

名叫霍阳的锦衣卫百户,一进入公廨, 就对孙传庭施礼道。

“本督这里有一道奏本,需要用你们锦衣卫的渠道,呈至御前。”

孙传庭说着,从桌案上拿起那道奏本,当着霍阳的面,亲手将之放在一个木盒里,然后又打上火漆。

“记住,这道奏本,绝对不能被除了皇上外的其他人看见。”

“卑职明白!”

霍阳接过木盒,再次确认无误后,这才 对孙传庭施礼告辞。

而此时的朱由检还不知道,远在宣大的孙传庭,正在给他挖一个大坑。

……

京城,紫禁城,乾寝宫。

仅仅只是第二天,朱由检就接到了孙传庭通过锦衣卫递上来题本。

看过之后,朱由检忍不住大声叫好。

其实,孙传庭在题本里也没说什么,无非就是两个字“收税”!

没错,刚刚履任没有多久的孙传庭,打算对那些大户收税了。

按照题本中所说,孙传庭打算趁着宣大大量士绅、商贾、官员被晋商走私案牵连的机会,重新丈量宣大的所有军屯。

然后以各家军屯的数量,征收田税。

朱由检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

不,不对,不是乐见其中,而是要鼎力支持。

“窦美仪,为朕磨墨。”

朱由检对身侧的新任御侍吩咐道。

自从窦美仪到了他身边后,方正化倒是轻松了许多。

这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操持西厂的事。

从笔架上取下一直毛笔,朱由检开始在题本上批注起来。

他的批注很简单,就是一个“准”字,然后就是授予孙传庭便宜行事之权。

一旦有人想要抵抗,朱由检允许他调动宣大三镇的兵力。

在题本的最后,朱由检盖上了自己的画押私印。(PS:崇祯皇帝画押很漂亮,是由他名字的三个字组成的,因为太复杂, 他自己刻了一方印,感兴趣的铁汁可以去看看。)

这也算是给孙传庭一个保证,一旦以后引发朝堂攻讦,也能护他一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