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09章 讨官(上)(2 / 2)

加入书签

工自应忧陛下所忧。臣听闻,建奴正蓝旗此番对鹅毛城采取的,是‘围城打援战术。恰逢清河守将张培病故,新任守备未得任命,粮草亦未能运送至周边军堡,***钻了这个空子,鹅毛城内没有囤粮,方圆本该援应的友军,也因粮饷不足,不敢出足够的兵力奔袭野战,以至于***的法子奏效。所以,鹅毛城失陷的背后,往重了说,是我大明九边军情传输与政令传达的拖沓延迟,乃至错报漏报。如此情形,若听之任之,今天是一个清河守备病亡后、没有新官及时到任,明天,或许就是,辽东哪个重镇的将官,是战死了还是投降了,我大明都不知道。」

武英殿中,一片寂静。

阁部大臣们,都是老于宦场之人,从皇帝的问话方式和郑海珠的应答速度,多少估摸出,朱常洛事先,说不定已单独召见过郑海珠,毕竟后者,是在场诸人中,除了熊廷弼外,另一个实地去过辽东的人。

而她比熊廷弼更大的优势在于,她很早就直接参加过明军与努尔哈赤的大战,并且几年来一直和辽东有并不避讳的生意往来,肯定十分熟悉彼处情势。

故而,她的确最有发言权,何况这长篇大论,不无道理,没准就是天子要借她之口,说给在座阁臣与部院堂官听的。

免费阅读.

.yetia88286/415695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yetia。何以笙箫默小说手机版阅读:m.yetia, ,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