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5 章(2 / 7)

加入书签

在院子附近欣赏景色。

皇家别院处处精致,寻常可看不到这么好的景儿。

苏景殊也不着急,让他去哪儿他就去哪儿,今天被传召至御前本就超乎他的意料,他不介意在这儿多转两圈。

看看皇家别院长什么样,回去给哥哥们写信就有谈资了。

哥哥们没有见过皇家别院吧?他不光见过,还在里面转悠了好几圈,此情此景完全值得写个游记寄个哥哥们看。

小小苏在心里酝酿草稿,然而他还没看几处景色,官家那边就又有人让他们回去,只能遗憾的将他的游记草稿往后放。

他们出去赏景的这点时间皇帝已经收拾好心情,兴许是身体撑不住,这次没有和刚才一样说家长里短,而是直接命宫人宣读圣旨。

苏景殊有些傻眼,讲故事就讲故事,怎么还上圣旨了呢?

接圣旨有什么规矩?和电视剧里一样呼啦啦全跪下?

周边的宫人都没跪,也就是说需要跪下接旨的只有他自己?

别那么快别那么快,他紧紧紧紧紧张!

小小苏紧张兮兮不知该如何是好,圣旨到手里时还一脸懵逼,甚至没有听清宫人刚才念的是什么。

() 宣读圣旨的宫人笑的和善,“苏小郎,还不快谢恩?”

少年郎晕晕乎乎,“谢谢官家。”

皇帝被他这反应给逗笑了,又打起精神勉励几句,然后叹道,“可惜晏公去岁也走了,他若是知道大宋治下还有景哥儿这般神童,想必也会心生欢喜。”

神童与神童相见,自是要惺惺相惜。

国子监改制是他和范公当年一手推行的,自范公离世,国子学故态复萌,太学却没像国子学那样直接恢复到改制之前。

景哥儿这个年纪的学生在国子学很常见,在太学中可不多见。

这般年纪便考入太学,天资努力皆不可或缺。

这孩子心性天赋皆上佳,今后必定大有作为。

可惜了,范公和晏公都没看到。

皇帝说完之后便让左右将苏景殊送回太学,今天说那么多他也乏了,得回去好好睡一觉才行。

虽说他肯定看不到苏小郎施展抱负的那一天,但是这孩子是他在位时发掘出来的良才,后世提起时也会将他们君臣放在一起。

他这一生施行仁政,朝中能臣辈出,大宋日久承平,百姓安居乐业,边疆鲜有战事发生。

几十年来励精图治,他自认无愧于江山无愧于百姓,唯有子嗣一事始终耿耿于怀。

等他百年之后,太祖太宗真的不能给他个说法吗?

别院中凉风怡人,苏景殊跟着宫人往外走,手里拿着圣旨比拿着炸药难受得多,要是当初他爹和先生们看到他大喇喇抱着炸药往外跑就是这种感觉,那他知道老爹和先生们为什么那么生气了。

刚才脑子里晕晕乎乎什么都没听见,现在也不好问,所以他回去后能拆开圣旨看看里面写的是什么吗?

他知道圣旨里写的是嘉奖,但具体是什么嘉奖得打开之后才知道,莫名有种圣旨就是盲盒的感觉,手里拿着盲盒却不能拆,这种抓心挠肺的感觉谁懂啊。

小小苏恨不得直接飞回太学寝舍拆盲盒、啊不、拆圣旨,但是越想走越走不了。

这边刚从官家的院子里出来,那边赵团练的人已经在等着了。

不对,现在已经不能称那位为赵团练。

前不久官家刚将养子封为齐州防御史、巨鹿郡公,现在应该尊称爵位。

苏景殊努力扒拉着他知道的消息,争取待会儿见面的时候不要太乱七八糟。

早知道官家真的要召见他,他肯定提前去找各位直讲学习面圣的礼仪。

在大家都很讲规矩的时候忽然冒出来个不讲规矩的真的很显眼,他不想成为那个现眼包。

来之前应该让梅先生多说几句面圣的注意事项,现在弄得老感觉旁边这些人都在笑话他。

新科进士殿试之前都得统一培训,官家这召见也不提前给他打个招呼。

不妥不妥实在不妥,建议以后改正。

官家召见的时候已经那么没法说,皇子召见会是什么情况他都不敢想。

小小

苏长叹一声,感觉前路是如此的艰难。

赵曙住的地方离官家不远,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还要早晚两次给官家请安,离的太远不方便。

这会儿房间里不只有他自己,还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

大的那个看着十岁上下,小的约莫二四岁,正是他的长子赵仲针和次子赵仲乱。

两个孩子都满眼好奇的看着外面等着见传说中的苏小郎,祖母说那位苏小郎可以过目不忘,那他读书的时候肯定特别轻松,厚厚的一本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那么厉害的本事他们也想有。

赵曙无奈,“你们两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