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7 章 京城报仇第七十七天(2 / 6)

加入书签

这是一封极为详细的礼单。大至各色家具,黄花梨架子床,妆奁台,雕花五斗柜,到屋里摆设的白瓷梅瓶,玉佛手,堂屋挂的名家书画,小至日常用的银盆水瓶水仙盆,各色料子衣裳,密密麻麻写满了大半张纸。

“……”

十一郎难以置信,抓起密密麻麻的礼单,抬头瞪向泰然自若的晏容时。

“我在隔壁和他苦熬,原以为你在旁听。结果你在这边……忙着写礼单?!”

“郑轶不会轻易招供的。边写边旁听,并不耽误什么。”晏容时把礼单从十一郎手里抽过来,淡定收入袖中。

“之前和你说过,我和小满已经过完两礼。等她回返荆州老家之时,我这边就要纳吉小聘了。礼单不提前准备好,如何小聘?”

十一郎气得肝儿疼,腾一下起身,扯着晏容时往外走。

“审讯陷入僵局,案件不得结案,少想其他事!七郎,别做无事人样。不想误了小聘的话,你去隔壁审他。”

晏容时把未写完的礼单放回桌上,拿镇纸压好,不疾不徐随十一郎

出去,说的还是那句:

“事急则败,事缓则圆。莫急,缓一缓再审。”

这一缓,又是两日。

接连几拨主审官无功而返,口供状子上依旧空白。但郑轶这块顽石被磨了几天,比起刚刚入狱受审那阵,精气神倒也差了不少。

以至于被送回监牢后,他立刻昏睡过去。

半梦半醒之间,他听到对面监牢打开,似乎又有囚犯被关押进来。

这等小事本来不足以打扰疲惫中的睡眠。但接下来有个似曾相识的年轻嗓音,从正对面的监牢激动而悲愤地喊他。

郑相!?”

“郑相为何害我!”

郑轶想起来了。是之前受他请托,替他设法弄来三把铜匙的工部七品员外郎。似乎叫做“贺生”的年轻人。

贺生意外入狱,大好前程毁尽,人已经濒临崩溃边缘,郑轶却懒得搭理他,翻了个身继续睡。

人在牢狱中当然不给睡足。郑轶睡下不到两个时辰便被推醒,一份新录的供状放在他面前。

贺生供认不讳。

供状是晏容时亲自送来的。此刻他就站在监牢门外,依旧温声和缓语气,询问监牢里的郑轶。

“郑相家宅的书房中,搜捕到精铁钥匙三枚。说来也巧,和本官放在大理寺官署里的三枚钥匙完全相同。”

“贺生供认说,这三枚精铁钥匙,乃是他受你的托付,从大理寺想方设法偷盗复制而成。你告诉他,大理寺官员有内奸。他始终以为,他在为朝廷办事,为国效忠。”

“郑相有何辩解言语?”

郑轶靠墙而坐,掀开眼皮,打量几眼面前的贺生供状。

继续闭目假寐。依旧做个蚌壳。

“郑相入狱五日,面对众多不利供状,至今闭嘴不言。郑相笃定得很。”

晏容时站在监牢外,语速依旧不疾不徐,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再如何装作顽石,人毕竟是人。听得见。

“让本官猜一猜郑相此刻的想法。用四个字形容的话,应是:有恃无恐。”

“郑相身居高位,筹谋多年,心中可恃者不少。”

“清名在外,敬仰者众。大理寺不敢对郑相动刑。此其一。”

“官家多年信重郑相,这份信重已深入心中,轻易销毁不尽。此其二。”

郑轶依旧闭着眼,脸上浮出一丝嘲弄的微笑。

“郑相笑了。”晏容时悠悠地说:“嘲弄之意明显。应是嘲弄本官班门弄斧的意思。无妨,郑相尽管笑。本官继续班门弄斧,请郑相赐教。”

他当真继续往下说。

“关键人证盛富贵已死。死士供状中提起的整库仓精铁兵器,藏于中原何处?交由庄九带走的信物又在何处?已成两桩不解之谜。朝廷追寻多年的整仓兵器,依旧无影无踪。”

“但郑相早已清楚地知晓,银锭中融出的铁钥匙,就是庄九信物。三把铜钥匙中的一把,正是开启精铁库仓的

钥匙。只要郑相把这个秘密供出,便是一桩足以抵死的大功劳。郑相心中有恃无恐……此其三。”

未说完,郑轶已经霍然睁眼!

视线阴冷如毒蛇,在晏容时身上缓缓转过一圈。

郑轶自从入狱以来,头一回开了口。

“有庄九的女儿应小满在你身边,知道这些并不出奇。晏少卿,你日夜把庄九的信物带在身边,但你敢说么?你不敢说。你不敢把应家牵扯进来。庄九就是应大硕这句话,你不敢落在供状上。”

目光里的阴冷褪去了。郑轶重新微笑起来。

“庄九信物这桩大功劳,你知道,却不敢说。开启库仓的钥匙已被你复制出来,就放在你案头,你却不敢告知任何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