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8 章 京城报仇第六十八天(2 / 4)

加入书签

年纪,得以交结京城的众多名士。

相比七郎这个受宠嫡孙来说,七郎的父亲却只是个平庸无奇的儿L子。

晏相临终前,指定七郎为下一任晏家当家之主,当时七郎才十二岁。晏相为此索性跳过其他的儿L子,命七郎的父亲暂领家主之位。

不止七郎的叔伯兄弟不服,七郎自己的亲生父亲也不服。

那几年晏容时在晏家具体如何过的,他闭嘴不提,十一郎这个生平好友也不大清楚。总之,晏容时的母亲便是在那几年郁郁逝去了。年满二十加冠后,他父亲也并未遵从晏相的遗命,拒不肯将家主之位拱手让给儿L子。

少年时才气纵横的晏家麒麟儿L,渐渐长成了后来的沉静含蓄性子。外圆内方,心思缜密,点水不漏。

他父亲被一场风寒击倒后,病重疑心更甚,对自己的亲生儿L子诸多防备,动辄大骂掌掴。七郎面不改色,晨昏侍疾,被泼得满身药水淋漓,依旧安之若素,该点卯照常点卯,该坐衙照常坐衙。

以至于后来连官家都惊动了,问起晏家“名门之后,为何酷虐亲儿L?”

当日下旨把他从修史书的编修院平调去中书省,任御前起居舍人。

下的是皇帝中旨,从宫里发出,未经过六部衙门的层层官员,直接送去晏容时手里。

晏容时将圣旨揣入袖中,若无其事回家,一个字都不提。

平调任职,依旧是正六品。连官袍子都不必换。

第二天照常起身,早晨侍疾后身上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直接入宫去。

御前侍奉,记录起居。官家瞠目盯他良久。

他父亲一场风寒大病还没好全,朝中几位与晏相交好的老臣相约入宫面圣,在官家面前旧话重提。

提起晏相当年几次三番对老友们说过的:

【只等吾家七郎长成及冠,便可继任家主,中兴晏家。】

这是三年前的事。晏容时当时二十一岁。

成为京城名门大族最年轻的一位家主后,晏容时将自己的父亲客客气气移送老家祖宅养病,顺带送走了十几位叔伯长辈。临行前赠他们一句话:“乡郡山水野趣,宜修身静气”。

乡郡山水野趣,宜修身静气。对着京城见不着的好山好水好风景,一年气死了仨长辈。

三年中秋月圆,时光荏苒。

祖父,父亲,母亲。总之,几位血脉至亲都不在了。过往恩怨皆休。

长乐巷大宅里倒还有个年老忘事的老祖母,整天乐呵呵地问“我家七郎在何处啊”。

十一郎已经走出门去,站在中秋明亮月光里,回身劝了句:“回去看看你家祖母也好。”

晏容时起身送他出去,不置可否,只说:“我自有去处。你且回。”

头顶月色偏移。

明亮月光在云层移动,逐渐升上中天。

被单独招来问话的工部巧匠站在长案前,把半融化的铁疙瘩小心双手奉还,又送上一把新打制的精铁钥匙。

“回晏少卿,小人想方设法取模,尽力修补原样。原本的铁钥匙有□□成把握就是这样。但具体能不能打开锁头,还得当面试过才行。”

晏容时拎起钥匙上方的小铜环,将沉甸甸的精铁钥匙举在面前,借着月光打量。

“极为厚重的一把钥匙。不像箱柜所能用的。”

“不像箱柜钥匙,太大了。”匠工也赞同:“瞧着倒像把守库仓的大门钥匙。”

晏容时晃了晃沉甸甸的钥匙。

“库仓钥匙我见过不少。少有这么厚重的。”

匠工见识过的库仓钥匙也不少,想了想道:“京畿三座武器库的库仓铜锁,小人有幸见识过一个。那钥匙,差不多有这么大。”

三座京畿武器库,晏容时都去过。

他回忆起武器库仓的大门。“我记得是整块浇筑的铁板,九尺高,两扇合拢。”

“是是。须得四个壮汉合力推开。”匠工补充说:“小人时常修补武器,曾亲眼见过几次武器库开锁。两扇铁门上极粗的两道铜柱把手,挂极其厚重一把精铁大锁。锁孔粗圆

,需要极大一把精铁钥匙打开。”

哗啦~哗啦~

手里沉甸甸的精铁钥匙碰撞铜环,发出细微脆响。

晏容时收起钥匙,叮嘱匠工。

“此事绝密,望你守口如瓶。若能顺利破获大案,会将你的名姓上报记功。若泄露出去,涉嫌通敌。你自己知晓轻重。”

“出去时莫声张。莫惊动其他人。”

——

官衙西边应家小院。冷掉的饭菜热过两轮。

阿织眼泪汪汪地打呵欠,“七郎还没来吗?我好困……”

应小满把新上市的柿子剥皮,喂了她一点点。“好吃吗?”

阿织闭嘴嚼了嚼。“好甜,好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