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7 章 京城报仇第六十七天(2 / 4)

加入书签

次抄家事件后,郑相又被牵扯去两三次祸事中。有政敌攻讦,也有幕僚惹事。但郑相得了官家的信重,始终稳坐相位。”

“官家有句背后赞叹的话,在朝野流传甚广。”

“称赞郑相说:‘大贤近乎圣’。”

听得入神的应家母女俩同时发出低低的喟叹。

义母喃喃地说:“勤勉做事,不贪财不好色,连吃食都不贪一口,确实像个圣人。”

“小满觉得呢。”晏容时洗手回来坐下,边剥橘子边问。

应小满想了半天。

“听起来确实像个圣人。但……听起来也不大像个活人。不知为啥,我听着听着,觉得后背发凉。七郎。”

她紧张地抓住晏容时的手:“做官儿L做久了,可别做成这样。拿着三百贯俸禄,感觉活着没大意思,倒像要成仙。”

晏容时瞥了她一眼。不知想到什么,眼神有点意味深长。

“放心,不会。”当着义母的面,他没多说什么,只指了指面前桌上摆好的鸡骨架。

“旁的不说,晏家祖传好美食。家里日常三顿饮食做得精细,和粗茶淡饭不沾边。以后小满不必担心吃食上亏欠。”

义母当时便明显松口气,释怀地笑了。起身端来热茶,招呼两人喝茶。

应小满:“……”

你家三顿饮食做得精细,跟我说什么。‰_[(”

晏容时只笑。

把剥好的橘子放去她面前。

“入秋后的橘子甜,多吃点。”

祖父当年病中无事,曾经和少年的他闲说过两三次。他印象很深。

“你之所以为你,我之所以为我,人人都会有独有的小癖好。喜爱厌憎,七情六欲,自然之道。大节无亏即可。”

“人人都想成圣贤,但真正的圣贤只在书里。头顶明月尚有亏盈,烈日尚有日食。哪有毫无瑕疵的人呢。遇到了世上所谓完人,你要小心留意,他把瑕疵藏于何处了。”

远处敲响二更天的梆子。呵欠连天的阿织被抱去屋里哄睡。

晏容时起身告辞。

应小满提灯送他出门,沿着鹅卵石小路一直送出去百来路。

出门时规规矩矩的,等头顶月影钻入云层,再从云层现身时,月下的两个人影已经挤挤挨挨靠在一处。

步廊子转角处种了一小片竹林。竹影摇动,两人十指交握,在竹影间慢腾腾地走。

晏容时说:“刚才的橘子我吃了一个半,都是甜的。你吃的呢?”

应小满细数了数:“吃了两个半,这种黄皮大柑橘真的很甜。”

“我尝尝。”

“嗯……?”

月下慢腾腾沿着竹林走的人影停住了。

竹影在林间移动。竹下的人在细细地品尝,口齿间带着清茶的香,又带着柑橘的甜。

月光浮动。依偎在一处的人影开始小声说话。

“晏家日常饮食做得细致,许多祖传的食谱秘方。有我祖父的研究,还有我母亲的。以后都交到你手上。”

“我又不爱做菜。我娘爱做。”

“你只看。哪个食谱方子看馋了,叫厨房做便是。”

听起来倒不错。应小满弯着眼睛,开口刚想说:“阿织那个小馋猫……”要乐死了。

才说几个字便忽然醒悟过来,装作很凶的:“说什么呢。八字没一撇的事,别瞎说。”

嘴里凶巴巴的,一双眼睛却还是弯着的,像竹林高处挂着的弯月,眼底映出面前郎君的影子。

她隐约有些预感。“下面你又要忙了吗?”

晏容时并不瞒她。“藏在银锭里的铁钥匙是重要线索,会加紧追查。接下来几日不得来了。”

应小满露出不舍的神色。

晏容时更舍不得。

临别在即,他摩挲着面前柔软动人的唇瓣,轻声哄说:

“甜橘子茶香的嘴再张开些。我尝尝。”

——

火把亮如白昼。今晚单独提审重犯。

晏容时坐在石室的黑漆长案后。方掌柜盘膝坐在右角落的木栅栏里。

“拿到应小满手中的银锭,你立刻

把银锭融成了银水。这不是寻常人的做法。”

因此,故人前来归还五十两银。归还的不是银锭,而是银锭里藏的东西。你对此知情,意图寻找那东西。㈣㈣[”

方响笑着拍掌几下。

“想到这一步不容易,方少卿。”

“只可惜,我自己也不知银锭里藏了什么。不必追问了。不知就是不知,再下令拷打,只不过白费功夫而已。”

晏容时并不显失望。

不疾不徐,有来有往,慢慢地套话,仔细寻找漏洞。

“你这个余庆楼的主事人都不知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