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5 章 京城报仇第五十五天(3 / 4)

加入书签

们搜寻半日才找到他。但门外聚集了上千人众,若当众拘捕的话,一来,容易引发人群混乱踩踏,只怕不好。二来,方掌柜容易混在人群里逃逸。”

晏容时转头和应小满商量:

“我要和雁二郎说几句话。话里有真有假,你听着就好。”

应小满点点头。

晏容时便抬高嗓音,吩咐下去:“方掌柜经营酒楼多年,不会轻易离开。既然他即将回返,你们继续盯着便是。”

“是!”禁军转身匆匆出门。

下一句,晏容时果然开始对楼下大堂竖耳听着的雁二郎说话。

“今日事态闹大,你还不走?你我虽然交情谈不上多少,毕竟认识多年,我不想牵累你,你的人也无需再抹黑我。趁苦主还没回返,此处还是我主事,你领着你的人走罢。我不拦你。”

雁二郎在满地碎瓷的大堂里伸懒腰。

“我走什么。难得看你晏七郎触霉头,八匹马拖我我也不走。行了,别说我抹黑你。我做的事我担着,你做的事你担着,咱们谁也别走,等着瞧好就是。”

高声吩咐门外嚷嚷着的众豪奴,叫他们滚进来。

酒楼外人声鼎沸,事态仿佛面团发酵,越来越大,惊动了各处。

酒楼里面泾渭分明,一楼坐着雁家的人,二楼站着众多禁卫。

劝了几句,又出言激了几句,楼下的雁二郎始终不肯走,反倒喝令亲随找出余庆楼里出名的“玉楼春”,就坐在大堂里喝起酒来。

晏容时站在二楼栏杆高处,笑看一眼楼下动静。

“倒便宜了他。”

应小满:?

应小满有点紧张,目不转睛等方掌柜进门,来个瓮中捉鳖。

——

围观人群乌泱泱一片,事情闹大,驱赶也赶不走,只在原先欢门倒塌的碎木渣子处空出一块,上千人围成个大圈,哄瞧热闹。

“怎么突然查封了?”

“听说两家郎君为了个小娘子争斗,一个打砸了酒楼给小娘子出气,另一个索性把酒楼查封了。京城这些贵人呐,啧啧。”

“仗势欺人呐?酒楼无妄之灾,不吱声?”

“掌柜的不在,没人领头喊冤。”

众人啧啧不平时,忽然有人高喊:“酒楼掌柜的回来了!”

方掌柜早回来了。

他原本就是极警惕的性子。轻易不出酒楼,出门一身衣裳,回返时换一身行头,来回走不同的路。

酒楼门口动静太大,他远远望见欢门消失不见,即刻警惕驻足,闪躲去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扎在人群里听了足足两刻钟,把前因后果听了个详尽。

兴宁侯雁家豪奴出来放话时,他一个字不落,全听到耳中。听完恍然,酒楼今天遭了一场打砸,起因原来是庄九那女儿。

十来岁的小丫头,想不到在京城交结了几位贵人家的郎君,召集人马替她出气,本事倒不小。

听明白了前因后果,就是两家郎君为个小娘子争斗的故事,一个打砸了酒楼,另一个动用权势查封酒楼,两边互相较量,酒楼遭受鱼池之殃……

满耳朵都是争风吃醋。没人提庄九。更无人在意庄九的银锭。

方掌柜越听越放心。

京城大小事从来少不了看热闹的文人士子。几个年轻士子的声音格外大声。

“京城这些纨绔衙内欺人太甚!兴宁侯府雁二郎,上回当街扯着一位素未谋面的良家小娘子,非说两人以象牙扇定情,被始乱终弃云云,逼着小娘子砸了传家的象牙扇。当时小生就在场!”

“今日除了兴宁侯府这位雁二郎,还有长乐巷晏家七郎?身为朝廷大员,公器私用,我等路见不平,少不得要帮写状子,递进顺天府。”

围观众人舆论越来越愤懑,纷纷为酒楼抱不平时,方掌柜终于从人群中现身了。

装作刚刚赶来、一无所知的模样,蹲在欢门碎木渣子面前,心疼得捂住胸口,眼泪汪汪。起身时踉跄一下,周围几个热心人赶紧把他扶住。

几个太学生愤然道:“小娘子过世的父亲和你酒楼有钱财纠葛,数额又不大,统共一个银锭的小事,何至于先打砸了酒楼,又以封条封门?掌柜的莫怕,你这头占着理,进去和里头的人理论!”

人群吵吵嚷嚷,当真推举出几个出头鸟,簇拥着方掌柜走进酒楼木廊子。

方掌柜满脸感动含泪,团团作揖道谢:“小老儿多谢各位仗义执言。小老儿怕啊。但身为酒楼主事之人,小老儿再怕也得挺身而出,朗朗乾坤,天子脚下,好歹争个‘理’字——”

“拿下。”晏容时慢悠悠跨出门来。

七八名禁军好手虎狼般直扑而出,绕过领头几个热心士子,直接把方掌柜原地按倒。

领头几人反应不过来,齐齐愣在原地,眼珠子瞪得滚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