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01.真假千金(1 / 3)

加入书签

是真的人去院空的那种。

里面但凡是得空的东西, 都已经没了,只剩下一个空落落的院子,什么都没有。先前种满院子的各种花草甚至都不见了。

院子空的就像是未曾住过人一般。

于父也曾算是精明的商人, 一看到这个样子, 哪还有不明白的道理?

这是人走了啊?

他愣了愣, 有点不明白, 虽然女儿的性情冷淡, 和家里的关系并不算是亲密,但也不至于离家出走吧?难道说是因为他们没有帮她办及笄礼的缘故吗?

但这件事,

他们也已经解释过了。

要以于长青科举为主, 来日里于长青科举加身, 她这个做妹妹的也是荣耀。她怎么不明白他们的苦心呢?

于父的心里, 有那么一瞬间是埋怨, 觉得女儿太不懂事了。

不过他的这个想法, 很快就消散。

因为他查看了院子里所有的地方,在阿瑶曾住的房间桌子上, 发现了一封信,打开一看,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阿瑶在信中是直接的点名,她知道自己不是于家的女儿, 而是和旁人抱错了。所以这些年来, 于母一直都不怎么待见自己?还有就是他们也是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份,而且还知道她亲生父母家里富贵, 所以即便是不待见自己,也不曾苛责,对她甚至算得上宠溺。

等等之类的事情。

把于父吓的不行,浑身都是冷汗。

一直到看到末尾, 说她走了,让他们不要寻,又或者是寻个理由,病逝也好,出意外也罢。

反正日后不会再有于瑶这个人便是。

还言明,他们对自己虽无生恩,却有养恩,来日里会报答。

看到这一点于父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来,养女是什么都知道,她对他们虽然没什么感情,却也不曾怨怼,甚至还记着养恩。

虽然他是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

不过他私心里觉得,这便已经很好了。

于父看完信之后,心里是有点空落落,虽然不算亲近,但养了这么多年,感情还是有一些的。如今人走了,他心里还是惦记的。

心里虽是叹息两分。

但作为一个曾经精明有度的商人,于父还是很有成算,而且执行力也很强。

只一日的时间,

便一些事情给安排好,甚至还瞒着于母,因为知道妻子的性情,生怕她坏事。虽然他是不知道养女为什么让她制造一个意外身亡,但直觉告诉他,照做更好一些。

会让他家来日少上许多的麻烦。

所以,他就照做了。

于母那边在知道阿瑶也病倒,还是得了很严重的病,且有传染的嫌疑,这让她恨不能让阿瑶直接搬离家里。

还是于父劝说,她才没这么做。

只是越发躲着阿瑶的院子走,别说踏足,连多看一眼那边,都觉得不好。

于家人少,于长青和冯珍珍还去了京城。家里就只有于父和于母两个人,这就方便于父做许多的事情,自然也就没人察觉。

所以,

等到冬日里的某日。

于父宣布阿瑶病亡。

也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外头的人知道消息,也只是安慰两句。因是未嫁而亡,一应的丧仪之类,也不能大办,只能按照夭亡,让人寻了个山清水秀之地,埋了便是。

阿瑶‘死’后,于母那点迟来的母爱,倒是涌了上来,很是掉了几滴眼泪。

不过更多的还是害怕。

毕竟养女死了,来日里到了京城,若是真碰到她亲生父母,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麻烦?

于父也往京城那边去了信。

不过那个时候,距离阿瑶身死已经过去半年的时间,于长青那边已经参加春闱完毕,正在等待成绩。接到于父的家信,知道妹妹因病夭亡。

到很是伤心难过了一番。

冯珍珍对阿瑶这个小姑子的感观还是十分好的,毕竟在家婆母为难她的时候,小姑子帮了自己不少,如今得了她因病夭亡的消息。

别说夫君这个做兄长的受不了,就是她心里也很是难过了一番。

心里惋惜不已。

……

阿瑶离开于家后,就没再去想于家的事情。

在她离开后,就已经和于家无甚关系。

带着红烛和菖蒲,一路往西南而去,不过一日的时间,便从嘉州到了平城,在这里休整了两日,补充了补给,还另外又买了匹骡子,以防万一。

阿瑶是做了房车。

现如今马受管控,且价格昂贵,骡子就是最好的代步工具。

从嘉州出发的时候,是四匹骡子,两个马车,其中一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