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开识,谛听(2 / 3)

加入书签

、白猿功、缠丝劲,统合成一体的上乘路数。

表面是拳脚摔打,实则分为动、静两种。

动则行气入膜,充实肌体,静则无念忘我,洞彻八识。”

经过墨箓技艺的种种加持,白启悟性获得极大提升,也算名副其实的俊杰英才一流,对于武学的见识,可谓与日俱进。

他认真揣摩心意把的动静之道,似有无形的感悟流淌而过:

“动是练气、练力,静是练心、练意。动有母势,化繁为简,囊括百般拳脚招式变化,静可开识,以耳、鼻、眼、舌、身为本,至于玄之又玄的‘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并无提及。

倘若涉及到这一部分,心意把应该不止上乘武功这么简单,至少得是真功级别。”

白启这几日修炼入定观想的《蛟伏黄泉经》,每日临睡之前,斩杀心海凶孽蛟龙,将念头打磨得愈发明亮,好似生出智慧光芒。

此时再参悟心意把静功,更加事半功倍,仿佛一通百通。

“耳、鼻、眼、舌、身。先开耳识好了。”

白启定住心意,所谓开识,又叫开窍,通过气血刺激人身五官,凝练诸识。

“肺气达于鼻,肝气达于目,肾气达于耳……八识七窍六腑五脏!修持心意把静功,等于提前锻炼脏腑,这是三练皮关才可触碰。”

墨箓兀自震动,闪烁出一行行清晰字迹——

【你悟得动静之理,心意把进度略有提升】

【你明白开识之妙,心意把进度大幅上涨】

【伱勘破……】

白启并未理会,耳识司理听觉,可以聆谛一切有形有相之“音”。

开识,是拓展人身观察天地的方式。

譬如,耳识非增进听力,按照心意把的说法——”

“然真如性海映照声尘境时,此音声将直入真如性海,不经第六意识妄分别,直以耳识起随念分别,而能了知众生一切心意,是谓心闻。”

简而言之,耳识一开,便可以跳过对声音的辨认,直接认知所关注的心意,且不被表象迷惑,有一定勘破幻觉的效果。

白启当即搬运气血,劲力淬炼耳窍,他一练筋关大成,摘得金肌玉络的圆满成就,对于周身毛孔控制得极好,掌握已达精细入微,故而进行顺利。

短短一炷香时间,两耳就像疏通过的淤积河道,霎时宽广许多。

外界涌入的繁杂信息,都被清晰捕捉。

飞蝇振翅,草木生发,浮尘飘荡……

一切皆传进耳中,映照心间。

这就是耳识,心闻!

【技艺:心意把(入门)】

【进度:577/800】

【效用:谛听万物,而觉变化】

“没想到道武双修,还有这种好处。心意把静功,几乎是一蹴而就,没有任何阻碍疑难。”

白启心下大喜,耳识开得相当轻松,进度宛水涨船高,节节攀升,很快就要突破入门层次。

他深深呼吸,静下念头,闭上双眼,好像有丝丝缕缕的线条,由自身散发出去,接连着外面的天地。

“卖炊饼……”

跛脚矮个的小贩从后院厚墙走过,形容模糊,可深一脚浅一脚的落步声音,却无比真切。

“你咋知道我刚钓到一条五斤重的大鲤鱼……”

提着鱼篓,像是鬼打墙找不到家门的钓鱼佬,逢人便炫耀,白启觉察到那条鲤鱼的干渴状态,应该已经离水有段时间。

“勾栏听曲,当真有意思,买两个青橘子……”

脚步虚浮,扶着腰的中年男子,呈现出身躯被掏空,点滴不剩的疲惫状态。

“师傅的‘声音’,又该是怎么样?”

白启念头微动,好奇心甫一升起,耳识心闻就向着得真楼覆盖过去。

结果……是彻底虚无。

没有呼吸,也没有任何杂音,好似二层空荡荡,并无宁海禅。

气流从敞开的门窗灌入,拂过八方,未见人影。

“听不到,什么也听不到!”

白启很确信,自家师傅就在得真楼内,但他洞开耳窍,凝练耳识,却丝毫觉察不到丁点儿痕迹。

这种高深的武道层次,委实让人匪夷所思。

昂!

紧接着,白启好像听到震天彻地的龙象长吟,宛若一道粗如山岳的闷雷砸进心海,几要摧毁他的念头,碾碎他的身躯。

那是一头镇压幽冥大狱的太古神象虚影,宛若支撑天地,日月星斗在其面前,都显得无比渺小,又有太古真龙虚影盘绕四极,有种翻江倒海,充塞浩瀚的莫大伟力!

清晰的意象浮现,仿佛离得很近,白启豁然睁开双眼,中断耳识心闻的冥冥感知,发现一袭青袍就在身前。

“师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