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十行,连夜奔逃(1 / 3)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好大的口气!

冯少陵本想硬顶一句,可念及这人的诸般身份,却又把话生生咽回去。

通文馆弟子,鱼档老板,团练副手,火窑亲传……哪个不是跺一跺脚,黑河县抖三抖的响亮名头?

“白七郎,我晓得你厉害,可凡事都要讲规矩,我冯家堂堂正正做生意,领的是官府衙门的付身牌!轮不着你说三道四!”

冯少陵眯起眼睛,手掌攥住座椅,何敬丰畏惧宁海禅徒弟,他却不怎么怕。

宁无敌再如何发疯,总得顾着一个“理”字,一言不合便打杀人,那是身堕浊潮的邪魔所为。

黑河县地方小,义海郡池子浅,任由这条狂龙兴风作浪。

但一山还有一山高,天水府总归有能治他的狠人!

“拿朝廷压我?不知你可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天高皇帝远。

黑河县连一座衙门都没有,你的道理放在这儿,未必管用。”

白启言辞锋利,眸光晶亮,刺得冯少陵心头一惊,但这位冯公子仍然保持得住镇定之色,他坚信以自个儿的过硬背景,无需对通文馆卑躬屈膝。

牙人这一行,并非如常人所认为的那样,是非法勾当。

恰恰相反,他们乃六户当中,极少数有官府认可的正经职业。

最早可以追溯于道丧前,因为牛马是重要的农业和战争资源,在商品交易市场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买卖的过程内,需要对其品种、货色、体质等做出评断,所以涌现大批牙人,专门从事边境贸易和外商贸易。

他们后被官府纳入统一管理,领取营业执照,即付身牌。

这类有官办背景的牙行,经营活动被称为“坐庄”,主要替人代买或者代卖物什。

资金雄厚的牙行也会外出收货,再进行转手交易。

除此之外,牙行还有几项重要的任务。

一是向本地衙门报告客商往来情况,详细记录姓名、人数、货物数量,交付官府备查;

二是代收商品税款,以及监督铜、铁、粮食等战略资源的走向,凡是商人跨府郡两地运输买卖,参与的牙行必须为其出具担保。

因着以上种种原因,使得牙行与本地官府的来往密切,几乎渗透到方方面面,作用明显不可或缺。

论及官面上的打点和门路,牙行冯家向来不虚旁人,也就何敬丰是出了名的混不吝,否则换成别人一记座椅砸将下,隔天便被送进大牢百般炮制。

“白七郎,咱们井水不犯河水,我到黑河县是打开门做生意,你若真有本事,便叫偌大的黑河县,没我冯少陵的立足之处!

我倒要看看,宁海禅的徒弟是不是比道官老爷还高,通文馆是不是比龙庭还大,能把我埋在这里!”

冯少陵心里稍稍没底,但到底是嘴巴更硬,众目睽睽之下,指望他跟这個黑河县打渔人低头,简直比要自己命更难受。

当然,这位冯公子并非呆头鹅,他语气激昂讲完一通话,当场起身拂袖而走。

主打一个崩撤卖溜。

“欸,冯公子!这些奴仆还要……”

丁老二顿时急了,他还想攀附下义海郡牙行冯家,日后也能多条财路。

“不买了!滚!”

冯少陵脚步如飞,毫不停留,率领一众健仆冲开凑热闹的围观人潮,顷刻消失在众人视野。

“走得倒是快,省得我动手了。”

白启嘴角微扬,目前就他碰到的几个十三行长房子弟,除了祝守让没什么脑子,其余人多少有些眼力劲,至少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

“白哥……”

何敬丰姗姗来迟,半路遇到神色匆匆的冯少陵,见到姓冯的没死,何家长房七少爷分外感动,毕竟他很清楚通文馆那对师徒的行事作风。

当众打杀牙行冯家长房独苗这种事儿,绝对做得出来!

“剩下的交给你了。”

看到何敬丰赶到,白启撂下一句话,让虾头带着阿蟹离开。

他懒得搭理丁老二,恶人还需恶人磨,让何家长房七少爷对付黑河县的膏粱纨绔,再合适不过。

……

……

“欺人太甚!”

等到走远,冯少陵这才大声喝骂:

“牙行生意从古至今,合规合法!他姓白的算什么东西,扬言让我做不成?”

小厮跟在后面,弯着腰宽慰主子:

“少爷,强龙不斗地头蛇,咱们没必要置气。”

冯少陵怒意未消,咬牙切齿道:

“何敬丰那个没骨头的软蛋,也跟着沆瀣一气,堂堂义海郡的高门,天天跟在打渔人的屁股后头转悠,亏他大兄何敬鸿是道院生员的拔尖人物,平白辱没家风!”

小厮默然,这等话不是他一个奴仆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