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二章 小河村之乔老太爷(1 / 2)

加入书签

小河村是中楚市连阳县、林木镇下辖的一个小村子。

四条小河,正好环绕着村子一周,故而取名小河村。

小河村有四个庄子,南数第一个庄子,都是乔姓,大约五十余户人家,称为乔庄。

南数第二个庄子,都是张姓,大约三十多户人家,称为张庄。

南数第三个庄子,都是李姓,约有六十多户,称为大李庄。

南数第四个,也就是最后一个庄子,是杂姓,五十多户人家中,有二十户李姓,称为小李庄。

乔家祖上中过举人,乔家后人重读书,李家祖上中过秀才,李家后人亦重读书。

两个庄子的书香人家,带起一个村子的耕读习惯。

古代学而优则仕,读书自是光宗耀祖的事。

到了新时代,有一段时间,学而优可跳农门,吃定量口粮。

现代就是学而优,各凭本事。

乔家读了书,并吃上定量口粮的乔老太爷,帝都名校毕业,当年分配到地方文旅单位,安排在公园看大门。

看公园大门的工作,很清闲,读了一肚子学问没处用,迷上易经八卦,梅花易数之类的书,又通读老子庄子,慢慢地,就有了未卜先知的本事。

退休后回村上,没事掐个天气,比气象局的天气报告都准。

谁家有个难事,丢个舍的,十算九准。

乔劲松老爸当年也是个学霸,高三时,参加物理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

乔老太爷看着那个二等奖,推算出有大学可直录,不必参加高考,让他直接去,别参加高考,参加高考必回家种田。

后来还真有大学向他伸出橄榄枝,不参加高考直接录取。

学霸的怪僻和别人不同,偏要参加万人同过独木桥的高考!

结果名落孙山不见影。

学霸未必会种田,成了村上笑话。

张家二丫喜欢他,要嫁给他,奈何读了那么多年书,家里穷得就剩锅了,张家要的彩礼拿不出来。

过上二三年,村里人看他田种不好,鸡养不会,郎不郎,秀不秀的,像个废材,都看不上他,一年岁数一年加,二十六岁还没个媳妇。

后边三庄人皆取笑他,说他是光棍命。

乔老太爷捋着胡子笑道:“他才不是光棍命,命好着呢,明年就有良缘上门配。”

可巧第二年,乔劲松的妈,真的找上门了。

这俩还是高中同学,两个都是学霸,当初在班级,相互争榜,彼此较劲,彼此心里怜惜。

乔爸爸当年是真喜欢乔妈妈的,还幻想过得此女为妻,才是志同道合,一生不寂寞。

乔妈妈也暗恋乔爸爸的才华。

乔妈妈高三那年,父亲因病而亡,母亲抑郁而终,唯一的哥哥,因为两千块钱彩礼,卡住婚姻。

收到大学录取书时,有同学父亲拿来五千块钱,买她通知书。

看着父母的新坟,面对惆怅的哥哥。

乔妈妈卖了大学通知书。

拿到五千块钱,都交给了哥哥,哥哥成家生子。

还是那话,学霸学习行,到田里干活就太弱鸡了。

渐渐,嫂子就有些嫌弃,到处托人介绍婆家,想把姑子赶快嫁出去。

那些想娶的,来庄上打听,听说她提不动篮,挑不了担。

乡里人娶妻,那得上得了房,下得了田,好看又不能当饭吃。

这丫头,人长的行,其它干啥啥都不行,哪里还有人敢娶她。

慢慢的年岁就大了,在乡下,二十七岁算老姑娘了。

被哥嫂嫌弃的日子,并不好过,赖在家里,让人笑话,自己不畅快,也给哥嫂添堵!

她想起乔爸爸,那个物理拿全国奖的男子,回到村子里,会不会像她,活成笑话!

单纯的就是想去看看,她找到乔家村来。

乔爸爸看到她找来时就乐了,高中毕业,各奔东西,那么多年过去,她不是老姑娘,也是小寡妇,或者嫁出去过,又让男人甩了。

不然,哪个女子在毕业十年后,能巴巴地来找他。

管她什么身份,想起乔老太爷的话,乔爸爸想,这就是我的良配!

乔妈妈问乔爸爸:“你,成家了么?”

乔爸爸嘻嘻笑道:“没,等你呢!”

这不,最好的良配,两个人谁也不嫌弃谁,反而相互怜惜,彼此珍爱。

乔爸爸娶了乔妈妈,郎才女貌,璧人一对,村里人再也无人拿来取笑。

嫁给李家老大的张二丫,现在称呼李大妈。

李大妈看着乔妈妈,总想把她比下去,得到乔爸爸的目光注视。

第二年生下乔劲松时,李大妈也生下个好看的女娃,取名李爱云。

李大妈没嫁成乔爸爸,心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