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章 长安岁一年(上)(1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在长安城东三里地外,又见到了兄长领着一众官员迎接他归来。

“那边等着咱们的是唐朝太子?!”

程咬金响亮的声音传开,众人无不侧目。

不过,李世民手下的将领和兵卒,这些日来倒也熟悉了这些瓦岗草莽,尤其是这骠骑将军程咬金,见谁都是称兄道弟,哪里都混得开,与秦王一众亲卫在长春宫攀着胳膊喝酒,喝醉了还直呼秦王为二郎,把一众人都吓到。

幸好秦王殿下并未责怪他,笑着命人又灌他一壶。

吕世衡私底下和众亲卫议论,说这些瓦岗寨的人,进了长安城还不改掉这莽撞的性格,怕是要吃大亏。

瓦岗寨的秦琼似乎劝说过他,但程咬金依旧如故。

“叔父,诸位!”

李世民朝李密等人招呼道,“我们一同前去见太子殿下。”

李密迟了片刻,方才应答,策马跟上秦王。

“魏公不久前还领兵二十万,就差一步攻入洛阳,与李渊一样登基称帝,如今却只能归降李渊,去参见…太子殿下。”

王伯当看着魏公的身影,心里不禁又是一声长长叹息。

众人来到太子李建成跟前,李世民下马行礼,李密等瓦岗寨众将也纷纷下马,单膝跪下行礼。

“你就是唐朝的太子?!”

程咬金单膝跪着,头颅高昂,直盯着李建成看,身上佩戴长剑,粗壮身躯穿着伤痕遍布的铠甲,一副百战将军、杀人如麻的形象。

李建成不禁为他气势所慑,先回答了他“我便是大唐太子”,再赞许道:“好一位猛将,不知这位将军是……?”

“我叫程咬金!”

程大将军咧着嘴笑,“本以为秦王的哥哥年纪不会太大,谁知跟咱们魏公也差不多。”

一句话就把李密架到了火上烤。

李建成笑容有几分收敛,望向了李密,见他脸色有些不好看。

半晌,李密才反应过来,拱手低头道:“瓦岗已不存,密何德何能还称魏公?更羞于以陛下族弟论处。”

“密公何必自贱身份?快快请起。”

李建成没称呼他为叔父,将这位只大他七岁的瓦岗寨原首领搀扶起,又让众人起身,方才与李世民见过,说一声二弟此行辛苦了。

这一次虽未与王世充交战,但李世民从武牢关把万余瓦岗寨精锐都带回来了,连带瓦岗寨剩下的谋臣勇将,也一并打包带回。

不是大胜,堪比大胜。

一行人于是往长安走去,兵部尚书屈突通留下,带人接收了瓦岗军,将他们分散安排进兵营。

程咬金,秦琼等将领,与李世民兄弟二人一起从长安城东门春明门,进入了长安城内。

长安繁华。

众多瓦岗将领谋臣,一时看花了眼,争相议论着唐朝会给他们封什么官——主要是程咬金起头,众人才议论起来。

李世民听到了,但故作没听到。

诸多唐朝官员也听到了,只在脸上讥笑几声这些莽夫,也没多理会。

正骑马走着,李世民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喊他秦王,转头看去,见士卒挡住的百姓中,有一户人家正朝着他跪拜行礼,妇人双手抱着一个婴儿,此外还有一位发须皆白的老先生,也朝他拜着。

“老先生快请起!”

李世民策马走去,旁边士卒连忙让出路来。

众人见到秦王下了马,将那老翁扶起,又听到老翁激动的感谢秦王,说正是因为秦王命人编写的产婆接生手册,才让他孙子顺利生下来,媳妇也保住了。

“胎位不正?”

“是了,产婆手册里有写,胎位不正要用手帮忙在产妇肚里转动婴儿,否则会难产。”

“这……秦王府竟然写这种书?!”

“你还不知道?如今长安城还有周边郡县,哪家哪户生孩子不请一位学了接生手册的产婆来?”

“听说写这医书的叫楚先生,还有好几本,长安城近日来都传遍了,大家纷纷抄录那几本医书!”

“秦王大恩!”

百姓们跪倒一片,感谢秦王的恩德。

李建成停下了马,望了过来。

官员与瓦岗寨众人也都停下来,看向秦王李世民,见他让百姓们起来,又劝告他们家里如果有孩子要诞生,千万不要忌讳,一定要产婆学手册再接生。

“秦王还会给女人接生?!”

程咬金满是吃惊。

秦琼又给了他后脑勺一巴掌,低声笑骂:“你这厮不会说话别说,秦王的医书来自楚先生,你忘了一路上秦王教咱们的了?”

“想起来了!”

程咬金总算想起:“那本折疡医经,哎,咱们那时候受伤时要是有这本书,哪还会受那么多罪?”

这一路上,包括在虎牢关内,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