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8章 三人行(1 / 2)

加入书签

说这话的时候。

张杨扒拉着手指数量起来:“你看呀。”

“盛家的两个丫鬟生下的子女,加上盛宣怀亲生的十六个子女,再去跟别的大姓联姻,然后开枝散叶,改头换面。”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到后来是人是鬼都分不清了。”

秦月已经惊呆了。

打了个寒噤,清大毕业的女高材生,尽力消化着这旧书里藏着的天大秘密。

“哦!”

秦月好像明白了什么,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四亿多人口,那么有钱的大清从甲午海战开始,就怎么也打不赢弹丸之地的东洋人了!”

“不是将士们不够忠勇,也不是百姓愚昧,也不是武器不如人,训练不如人!”

“都是谎言!”

“看看在东洋大发横财的李鸿章父子,还有这个盛宣怀,这个仗怎么打的赢?”

“怪不得张少帅,蒋某人当时不抵抗!”

说着说着。

张杨又拿起了一本书,啧啧赞叹着:“这本书就更厉害了,《太平天国史料汇编》。”

“这是清廷督带常胜将军,苏松太道武吴熙的后代保存下来的,1953年被这位吴大人的不肖子孙,当成废纸卖给了一家旧书店。”

翻看着这些珍贵的史料。

张杨娓娓道来:“当年太平天国起事,持续长达14年,波及18省,攻克过600多个城市。”

“太平军所到之处杀大户,烧官衙,夺其产…….”

“后来呀。”

“曾国藩兄弟带着兵,剿灭了太平天国。”

看着秦月亮闪闪的眼睛。

张杨忽然俯身过去,轻声问道:,可是问题来了,当年太平军从那18个省,600多座城池的大户,地主,官衙里弄到的钱呢?”

“那无疑是一笔无比巨大的财富。”

秦月张口结舌。

张杨便又轻声说道:“大半个清朝的财富,都落到了曾国藩和他的手下们手中。”

“所以说呀。”

“曾国藩的徒子徒孙,可比盛宣怀厉害多了呀。”

“就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手下总计出了36位督抚大员,这些人大多分封在最富庶的地方。”

“这些从太平军手里夺取了整个满清18省,600城全部财富的人,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经过联姻,再生儿女,再联姻……”

这时忽然有人经过,张杨便识趣的闭上了嘴。

不再多言。

行人走了过去。

张杨伸了个懒腰。

秦月却又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噤,把手里捧着的《盛宣怀档案》,小心翼翼放了回去。

这时秦月脸都发白了,看着这晒了一地的旧书,就像是看透了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种种丑陋。

白净的清大高材生,汗毛都竖起来了,整个人僵在那里,怔怔的说不出话来。

良久。

秦月才悻悻骂道:“他们这么有本事,怎么不去打洋人呢,总是在窝里横算什么本事呀!”

张杨淡淡的说道:“因为打洋人要死人的,又没好处捞。”

此时一阵冷风吹过。

天空开始变得阴暗。

张杨抬头看了看天,催着道:“收一收,要下雨了。”

秦月赶忙答应了一声:“哦。”

这时张杨又吩咐了一声:“收到我车里,我要把这些书带走,将来……留给我的子孙后代看。”

看着开始忙碌的秦月。

张杨随手掏出了手机,打给了田纪芸。

电话打通了。

张杨便慵懒的说道:“田总,你家里这些书还要不要了呀,不要我可拿走了呀。”

田纪芸沉默了片刻,才冷冷的说道:“随你。”

电话很快挂掉了。

张杨微微一笑,从牙缝里憋出了两个字。

“谢谢。”

下午。

街上。

电闪雷鸣中,瓢泼大雨落了下来,装满了旧书的豪华suv在车流中蠕动着。

雨很大。

雨刷器摇摆着,张杨的视线落在街道一侧,雨幕中高高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沉默中。

张杨忽然轻声问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是什么?”

坐在副驾驶的秦月,狐疑的问道:“啊?”

一阵茫然。

秦月嘴巴微微颤抖,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张杨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这大学真是让你读的稀碎,该读的书不读,不该读的瞎读。”

秦月也觉得丢脸,白净的脸蛋很快便涨红了。

张杨却沉凝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