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1章 这两人的话怎么对不上?(1 / 2)

加入书签

胡惟庸回去之后直接把自己锁在了书房里。

他仔细的回想了一下,周成安刚才所说的话,越想就越觉得奇怪。

他身为一朝丞相,并且要做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从来都没有跟他商量过。

这岂不是意味着,他在陛下的心里根本就没有那么重要,甚至无足轻重。

不!

不可以。

但胡惟庸一定是除了皇帝之外,这个王朝最最重要的人。

举朝上下,绝对不能有什么事情是他不知道的。

想到这里,胡惟庸便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一下朱元璋心里的真实想法。

他随便想了个借口,正准备出门,结果还没来得及迈开步子就听人通传说陛下前来。

胡惟庸心里顿时一乐,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陛下亲自前来,不仅说明了他的重要性,他更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打探一些消息。

他立刻整理了一下仪容,走到门口亲自迎接,态度恭敬有礼,“陛下亲自前来,臣有失远迎,望恕罪!”

朱元璋只是挥了挥手,让人起来,随后观察了一下左右,胡惟庸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并退现在人等。

这样一来,院子里就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朱元璋看着胡惟庸,迟迟没

有说话,胡惟庸被盯的有些不太舒服。

无奈之下,胡惟庸只能够先一步开口询问,打破尴尬。

“陛下若是有事只需要通传一声,臣一定会立刻前往,不知道此番究竟是何时还需陛下特意来一趟。”

朱元璋沉默片刻,脸上看不出来丝毫情绪,他若不开口,根本就不可能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胡惟庸眼珠子一转,能够让朱元璋担心的人和事并不多,眼下,这是有可能的估计也就只有周成安了。

他妄自揣测,大着胆子问了一句,“陛下,是否与剑南道县令周成安有关?”

朱元璋撇了对方一眼,无奈叹息一声,一副极为恼火的样子,随后点点头。

“没错,确实与他有关!”

“胡爱卿,早在之前你就与周成安打过照面,应当对此人有所了解,你对此人有什么看法没有?”

听到这个问题,胡惟庸心里直打鼓,刚才周成安在大牢之中的时候就说过,他做那些事情全都是朱元璋的意思。

结果,现在朱元璋意味着这些事儿来问自己是否有什么看法,他实在不明白对方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陛下早先就已经对他有所怀疑,故意为之?

“这个……”

胡惟庸显得格外小心谨慎,字斟句酌,“周成安身为百姓父母官,让他管辖范围之内的那些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自然是一件好事,这也证明了,他确确实实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哦?”

朱元璋的一双眼睛微微一眯,对他的话保有质疑,“朕记得,你之前可不是这个态度,怎么,你对周成安这个人有了新的看法?”

胡惟庸顿时脸色煞白,他之前在朱元璋的面前说了不少周成安的坏话。

但凡是有双眼睛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他对周成安有意见。

可现在,他这周成安的态度一下子发生了三百六十度大转变。

朱元璋听完之后会有这样的反应,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过,胡惟庸不想让朱元璋对自己有太大的看法,赶紧找补。

“臣刚才这番话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承认了周成安做下的功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若是可以好好利用,说不定能够给大明王朝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可是,他想法过多,甚至天方夜谭,若是不加以控制,只怕不仅不会有好处,还很有可能带来祸害。”

朱元

璋点点头,认可了这种说法,周成安究竟会朝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走,还得看他们该如何引导。

他自己现在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如若不然也不会找到胡惟庸这里来。

胡惟庸的话虽不一定对它起到作用,但他的态度也尤为重要,毕竟,他现在还是朝中丞相。

“那你说,周成安此人究竟该如何处置才好,总不能一直任由着他这么下去吧?”

胡惟庸一下子就听出了祝愿,这后半句话的引导之意,分明就是对周成安有了意见才会如此。

“陛下,周成安此人的确胆大妄为,竟然敢在没有陛下旨意的情况之下来到金陵,还屡次冒犯圣上。”

“这一次若是轻易饶了他,只怕以后他会更加得寸进尺,陛下若是当真想让他乖乖听话就必须得趁着这次机会好好给他一点教训。”

朱元璋已经明白了胡惟庸话里的含义,但他还是想让胡惟庸把话说得更直白一些,要不然,他恐怕也说不清楚胡惟庸对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