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章 仅凭两个人就能移平一座岛?(1 / 2)

加入书签

行。

算你狠。

周成安自己连辩驳都没有辩驳一句就给了朱元璋当头一击。

朱元璋无地自容,低着头往前走,周成安跟老张头聊了几句,赶紧追上去叫住对方。

“走错了,走错了,那边是回金陵的陛下,难不成现在就准备走?”

“早上不是还着急忙慌的想要去练武场,看看怎么现在不去了?”

朱元璋,“!!!”

你小子到底会不会说话,不会说话就赶紧闭嘴。

周成安也看出了朱元璋的不耐烦,呵呵一笑,适可而止。

“陛下,你一定非常好奇,为什么这水稻比你印象之中的水稻大这么多。”

“其实,答案很简单,我种的并不是什么普通水稻,而是杂交品种。”

“杂交?”

朱元璋从来都没有听到过这个新鲜名词,“这是什么意思?”

“所谓杂交,就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的植株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并生产出结合他们的优点的杂交水稻种子,这样一来,我们利用杂种的优势来培育出更加优质的品种。”

周成安知道与朱元璋现在的认知肯定无法理解,不过懂不懂是他的事,解不解释就是自己的事了。

“要知

道,我在这件事情上可投缘了不少时间,人力,物力,足足花费了好几年,才总算是取得了一点成效。”

周成安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好几年,刚开始还有些无法接受。

可既来之则安之,只要他在这里待一天,就必须得好好的活下去。

要想活下去,吃饱饭是最最重要的一点。

所以,他刚一来就把所有的时间和心思都花费在了水稻培育上。

还好他之前看过一些相关书籍,对此有所了解。

哪怕这个过程有些艰难,但只要投一时间在上面总能有结果。

朱元璋石化在原地,脑海之中不停的回荡着周成安刚才说的这番话。

他努力的想要理解,但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索性不浪费时间。

既然成果都已经摆在了眼前,就说明周成安已经掌控了这项技术。

如果能够推广开来,不仅只是剑南道的百姓,能够解决温饱问题,说不定整个大明王朝的百姓都能因此受益。

“周成安,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你这杂交水稻如此优质,仅仅只是适应这一隅难免有些浪费,如果可以在种植水稻的地方,全都种上杂交水稻,想必效果会翻倍

。”

周成安当然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他也并不是没有这么想过,但现在这种情况显然不可能。

“陛下,饭得一口一口的吃,路得一步一步的走,越是在这种时候,就越是不能操之过急。”

“不过,陛下要是真愿意把这地方交给我,那我可以向陛下保证,用不了两年,我就能让这里焕然一新。”

周成安说到这里停下脚步,很是认真的看向朱元璋,这一次他不是在开玩笑。

朱元璋也想从周成安的目光之中看出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但压根就没有这个机会。

“你就这么执着于剑南道?”

“这个地方到底有什么吸引你的!”

周成安摊摊手,俨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也没什么吸引不吸引,就是在这里待的时间有些长了,觉得待在这也挺不错,想好好的建设发展一下。”

“陛下也是看见了的,我跟这里的老百姓都混得很熟,这练兵的任务也已经交给了朱老四,我要没别的事情可做就会被调走,想留下可不得给自己找点事儿?”

周成安说的头头是道,可朱元璋却觉得这都是借口。

周成安心里肯定还有其他想法,只是他不

愿多说。

“陛下,愿赌服输,别忘了你之前答应我的。”

周成安看朱元璋并没有一口回应说道。

朱元璋心里鬼火直冒,这臭小子是在点自己呢!

……

半个时辰之后,一行人来到练武场。

高高的围墙,将两边的人隔离开来。

明明只有一墙之隔,却能够感觉到两边的人像是这两个世界一样。

墙里的人杀声震天,气势昂然,仿佛一把把坚韧的利刀,一般要把天空划开。

可站在墙外的人却一脸淡然,抬头看天看云,低头看地,还有墙角处的杂草。

“不惜一切,誓死为国!”

“不惜一切,誓死为国!”

“…………”

一阵阵呐喊的声音发自内心深处,那是一股振奋人心的力量。

朱元璋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样的气势,还有场面了。

“站在门口可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