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章 幸好有大哥(1 / 2)

加入书签

孙承愣了下。

锦衣卫办事,还从未有人敢如此打扰过!

这是哪个不怕死的来捣乱?!

而且这声音怎么还有点耳熟呢……

就在孙承思索着自己何处听过这声音时,朱标摇着扇子,大摇大摆地跨入了县衙大门。

孙承是朱元璋旧部,自然认得朱标。

他见太子竟忽然现身,下意识的就要行礼。

朱标却是略有审议的看了他一眼。

孙承当下便会意,这是太子想要隐藏身份。

但是眼下该怎么办呢?

皇上要自己来彻查这周成安漏税一事,太子却出来搅场。

尤其是这位太子,孙承是了解的,向来以宽厚仁爱闻名,也是个明事理之人,并且深得圣上宠爱。

可为何向来如此懂事的太子殿下,要站出来为个贪腐的县官说话?

孙承隐隐之中觉得,此事或许真的另有隐情也说不定。

于是他略微沉吟了下,脸上表情微微缓和,看向了朱标。

“这位……贵人既然说是有证据,那便将证据拿出来吧,在下定然会酌情处理的!”

孙承这态度的转变将周成安吓了一跳。

真是没想到,自己这位大哥居然能让锦衣卫的指挥使态度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刚这位孙大人可还衣服铁面无私,分分钟都要将自己斩立决的样子。

现在却又变得可以酌情处理了。

看来这次是抱到真大腿了呀!

但朱标这边可就有些苦恼了。

证据?他哪来的什么证据?

说实在的,今日之所以站出来替周成安说话,完全是因为他相信周成安的人品。

不过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若周成安真的偷税漏税了,自己可就算是丢了大人了。

朱标微微叹了口气,看了眼周成安。

“周大人既说他有账本在,我想不妨咱们先看看。”

太子都这样说了,孙承自然同意。

于是周成安立刻拿出账本,交到了孙承面前。

孙承坐回了椅子上,细细的翻阅起了账本,这一看,却是越看越心惊。

一来是惊讶于江宁县的富庶。

若这账本上的记载都是真的,那么江宁县可谓是全大明上缴税款最多的县城。

二来……

但朝廷千真万确没有收到这么多银子!

或者说,江宁县缴的这许多银子,是的确没有进国库的。

那么银子去了哪里呢?

孙承放下账本,看了眼周成安,见他也是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

“周大人,账本我看完了。无论

是从纸张还是笔墨上看,的确没有问题。”

“可问题是,朝廷确实没有收到这么多的银子。”

周成安深吸了口气,定了定心神,开口道。

“孙大人,在下所交税款却是如账本所记,或者说……我江宁府缴给南直隶的税款,的确如账本所记。”

周成安这话的意思很明白了。

老子这钱又不是直接塞到皇上兜里的,而是先交给了南直隶。

至于为什么皇上没收到这笔钱嘛……

或许去问问南直隶?

朱标眉头一皱,开口道。

“成安的意思是,南直隶有人从中作梗,截留你所缴的税款?”

周成安看向了朱标,微微一叹。

“标哥,你我二人虽相识不久,但也称得上是交心之友。你应当清楚我,我这人虽爱财,却不惜财。”

“我江宁县富庶如斯,周某何必为了几万两银子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是否是南直隶有人截留,我也不敢说,不过我的的确确在税款之事上没有动过歪脑筋。”

周成安这番话,言辞不可谓不真切。

朱标闻言更是点了点头。

这位周县令的虽说做事带着些精明,可也称得上是个造福一方的好官。

起码朱标自己亲眼

所见的,整个江宁县百姓生活富庶无比。

若周成安真是个在税款上都要动歪脑筋的贪官,那么江宁县百姓肯定不会如此幸福。

毕竟压榨百姓得来的钱,肯定要比那几万两税款多得多。

于是朱标便扭头看向了孙承。

“这位大人,周县令此人我是知道的,端不是那般见小利而忘生死之人,况且此中牵扯颇多,还是得从长计较。”

孙承先是嗯了一声,接着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

“可在下也是奉了上头的命令……”

锦衣卫的上头,自然就是皇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