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1章 青楼女子张玉惜?(1 / 2)

加入书签

哗——

此话一出,是彻底戳到了吴六全的心坎里。

就在昨天吴六全跟吴王提出要清理大秦贼人后,就一直窝在自己的小书房内苦思冥想。

在此番情况之下,如果吴国想要立足,那么手中就必须要有足够重量的筹码。

而让大夏拔刀相助的最大筹码,便是吴国可以充当大夏和大秦之间的缓冲带,只要他们能断掉大秦的补给,那么大夏就一定会跟他们结盟,给他们想要的援助。

此时,吴六全的双手微微颤抖,登时双腿跪倒在地,对着夏禹行了一礼,大声说道。

“太子殿下神机妙算!”

“正如老臣所想!”

“老臣保证,只要我吴国健在,大秦的军队定不可能到达大夏!”

夏禹笑容满面将面前的吴六全扶起,悉心说道。

“吴丞相天资聪慧,一语便能道破本宫所想。”

“陛下,有吴丞相这样的人才,你们吴国定不会出事!”

吴王在一旁也是捋着自己的胡须,笑容不减。

“对了,太子殿下。”

“您此番来吴国,是夏皇所指使的吗?”

夏禹答道:“不,是本宫分析目前的局势,自认为必须要来吴国一趟,否则此战我大夏很难赢。”

“另外,本宫相信吴国现在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难以脱身,所以亲自莅临吴国给诸位打一针强心针。”

吴王听到此番回答甚是满意。

尽管多时以前,吴王知晓这大夏太子是一个实打实的废物。

但是就在不久前,无论是大夏和大魏空前绝后的文武斗还是之后夏禹所想出的各种治国良策,让吴王彻底刮目相看。

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夏禹可以赶来吴国,更是佐证了吴王对于夏禹的所有论断。

夏禹当真是现如今最聪慧、最强大的太子!

此刻,夏禹轻轻摇着手中折扇,缓缓皱起了眉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而一旁的吴六全也是一眼看清了夏禹心中所想,问道。

“太子殿下,有何心事吗?”

夏禹轻轻啧了一下嘴,开口道。

“吴丞相,本宫刚刚在朝堂上听闻那大秦乱贼说两天后大秦的补给队会来到吴国都城?”

“这件事怎么回事?”

见夏禹如此开门见山地提问,吴六全也是索性谈判,在房间中边来回踱步边说道。

“哎,这确实是个棘手的事情。”

“确实,正如徐千所说,两天后大秦的补给会赶到吴国。”

“嘶……不过本宫猜想,本次大秦来到大夏国境内的这一支军队,应该是吴国提供的路费吧?”

听闻此话,吴六全心头一紧,以为夏禹要怪罪吴国,赶忙解释道。

“太、太子殿下,此次大秦进犯我吴国……”

“实在难以抵挡大秦的攻势,所、所以老夫才答应了他们所开出的条件!”

见吴六全一副心急的样子,夏禹轻笑一声。

“无妨。”

“本宫不是来怪罪吴国的,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本宫遇到了那种情况,也只能先答应大秦的条件,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

吴六全听罢松了一口长气,缓缓说道。

“哎……老夫之前也是听闻眼线来报,前往大夏的第一支大秦军队乃是先遣军,而两天后来的这一支军队,才是主力军!”

“老夫估计……应该会分三四批次而来,每一次约莫在一万人左右!”

“难啊,难啊!”

说着,吴六全本来垂在身体两侧的手愤然握起拳头,咬牙道。

“我、我吴国……压根就没有抵抗之力啊!”

话落,夏禹也深深皱起了眉头。

此前在出发之前,夏禹本来就对吴国这种内忧外患的局势有过考虑,却没成想竟然如此严重。

外患很简单,就是大秦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原来此后还有将近四万人的部队还要通过吴国进攻大夏。

幸亏吴国反应及时,别说等大夏灭国了,就是这战争所带来的一切花销算到了自己头上,吴国用不了多久便会土崩瓦解。

而虽然内忧的事情吴六全还没有提及,但是夏禹知道肯定不简单,否则肯定早早就阻拦大秦在国境之外,然后通知大夏了。

念及至此,夏禹大拇指和食指搓了搓指尖,才缓缓问道。

“吴丞相,本宫之前听闻吴国的铜矛军也是很强大的啊,为什么就不能拿出来阻挡大秦的脚步呢?”

夏禹口中所说的铜矛军乃是吴国最强大的军队,没有之一。

之前听夏皇提及过几次,铜矛军大约一共两万余人,占据了吴国总兵力的百分之七十。

而驻守在吴国都城附近的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