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1 / 1)

加入书签

英皇本来想挑选大船来清,但内洋水浅,大船难以进入。所以打造了大船的式样给乾隆。

使团里甚至还有一名一个热气球驾驶员,如果皇帝感兴趣,可以坐着英国的热气球到天上转一圈。

可惜,乾隆对这些一丁点兴趣都没有。

康熙年间的天才武器发明家戴梓早发明出“连珠铳”,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比欧洲发明的机关枪早两百多年--乾隆对戴梓的发明都不在意,还能在意英国“蛮夷”的那些破玩意?

自恋的大皇帝根本不喜欢看西洋炮法。

此时此刻的乾隆,唯一发愁的就是如何安装和拆除那些新奇的外国设备,他下令负责的官员一定要了

解装卸的技巧,对仪器背后的科学意义漠不关心。

因为漠不关心,所以乾隆给马戛尔尼使团的接待待遇也不太好。只有马戛尔尼爵士的私人秘书马约翰·巴隆和另外一位天文学家登维德博士留在了圆明园,因为他们需要帮助安装包括天象仪在内的众多贡品。其它人则被安排在二宫门内的杂役房舍中,那是“猪比人更适合住的地方”。

马戛尔尼请求中英两国开通自由贸易。

自恋的乾隆毫不犹豫拒绝了马戛尔尼的要求。乾隆的态度是傲慢的,在给英国国王的正式回复中毫不掩饰流露了对英国的不屑。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

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

我们很强,什么都有,不需要你们国家的东西。我们给你们东西那是施舍,是同情,因为我们是上等大国,你们是附属臣民。念在英国偏僻蛮荒,不了解清朝的制度,所以原谅你们的无礼,会对马戛尔尼等使臣进行教育开导,遣送回英国。

口嫌体正直,

其实乾隆个人明明是西方玻璃和钟表的爱好者。他还在做亲王时,就写诗称赞玻璃窗,“西洋奇货无不有,玻璃皎洁修且厚”。一当上皇帝,就命人给紫禁城的窗户装上了玻璃。可惜,自恋的他是不会向英国人表露自己的喜欢的。

于是,就这么放弃了与工业文明接轨的机会--这明明是当时世界留给中国的一个机会。

乾隆在接见马戛尔尼时,曾问出了史上著名的幼稚问题。“英国距离俄罗斯有多远,他们关系是够友好?”“意大利和葡萄牙是否距离英国不远,是否向英国朝贡?”

自恋的他大兴***,闭关锁国,连常识级的世界地理问题都不知道。

而此时的欧洲又正发生着什么呢?

牛顿写了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乾隆,使中国失去了18世纪。

乾隆死后不过四十余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便开始了。

后记

一直到1**0年,马戛尔尼使团的礼物仍然被完好地保存在圆明园里。有的英军士兵见到了装好子弹、配置完整的英国双筒枪和2架12磅榴弹炮,都像新的一样。

一名叫瑞尼(D.F.Rennie)的英军军医议论说:“奇怪的是,他们据有这些枪支,却从没有设法改善他们野战所用的炮车。”

1**0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