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章 贤才来益州来人!(1 / 2)

加入书签

颍川。

荀攸每天日常坐在院子中读书。

自从刺董失败以后,为了不连累族人,他便从荀氏祖宅中搬了出来,在附近的小山上,搭建了一座竹楼。

平日里读书赏花,闲暇在山中探幽戏水。

日子也算是怡然自得。

但平静的生活总是短暂的,今日就被一群不速之客给打断了。

荀攸刚拿起书卷,就从门外走进五个衣着华丽,腰配长刀的壮汉。

“诸位到访,可是有何贵干?”

荀攸倒也不慌,在这颍川,敢得罪荀氏的人基本上没有。

哪怕是诸侯反王前来,也得给荀氏几分薄面。

这几个人虽然不请自来,但并未带有杀意,甚至脸上还挂着如沐春风一般的笑容。

观其衣着打扮,像是朝廷中人。

看来天子重掌大宝以后,终于想到他这个乡野之人了。

“敢问阁下可是荀攸,荀公达?”

锦衣卫百户走上前问道。

“是吾!诸位是?”

荀攸点头应道。

“吾等乃是天子麾下锦衣卫,奉天子之名,请荀公前往雒阳。”

百户闻言不敢怠慢,这段时间能被刘协看中的人,都在短时间内飞黄腾达。

更被说对方还是荀氏嫡子,在士林之中都是颇有名望之人。

“天子相诏,自不敢推辞,可问天子寻吾为何?”

荀攸自诩算无遗策,但经历刺董未成,反因保密工作太差,被提前发觉一事,现在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天子未言,荀公入京以后自会得知。”

百户也不知道其中原有,他的任务就是将人带回去而已。

“既然如此,容吾收拾片刻,再与诸位一同出发。”

……

颍川陈氏。

随着锦衣卫拜访,让平时安静的陈府开始热闹起来。

“诸位,并非吾父不愿为朝廷出力,而是吾父今年六十有二,年过花甲,实在不能舟车劳顿。”

陈群不知道皇帝为何非要召他们父子进京。

他才刚到中年,倒是无所谓,反而很重视被皇帝看中的机会。

说不定陈氏在此复兴就要落在他身上了。

“陛下有令,吾等不得不遵守,希望阁下不要让吾等难堪!”

锦衣卫办事自然是按照规矩来。

不管是谁,都不能违背皇帝的命令。

“可……”

陈群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陈纪给打断了。

“为父还没有老到走不了路,难得被陛下看重,乃我陈氏荣幸,自从你爷爷退位一来,陈氏近乎没落。

如今他老人家已然去世四年,当初的恩情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你我父子能被陛下看重,理应为国效力,岂能因为一点小事而推辞。”

陈纪想都不用想,皇帝能召他肯定是加官升爵的好事。

这要再推辞,岂不是显得很无智。

若是皇帝跟先皇一样,荒淫无道,那弃官不做,还能说是保全名声。

但皇帝雄才大略,大有中兴汉室之征兆。

此时为国出力,必然能名流青史。

“还是老先生,懂得体量吾等,多谢老先生!”

“不用客气,现在就出发吧!可不能让陛下等急了。”

……

雒阳。

刘协还没等来荀攸、陈纪、陈群,反而先等来了法正,吴懿。

本来以吴懿和法正的身份是无法面见刘协的,但吴懿用了另外一种方法——回京述职。

让太监将自己的名字上报给了刘协。

吴懿也是听说刘协能够知人善用,哪怕是未曾出名的乡野之人,只要有能力也难逃皇帝的法眼。

一是想看看,皇帝究竟有没有传说那般厉害。

二是为了称量一下自己的水准,若是皇帝真能连乡野贤才都能熟知,却不知道天下有一个吴懿,那他就在雒阳自寻一处地方勤学武艺,直到被皇帝看中。

“吴懿,法正!好好好,朕的大汉果然人才济济。”

刘协接连拍手叫好。

法正知道的人多了,历史上乃是刘备手中出名的谋士。

而吴懿也不差,父亲吴匡乃是大将军何进的属官,因为跟刘虞关系莫逆,在刘焉入蜀的时候,特意让自己儿子跟着刘焉一起去蜀地。

吴懿本身做过刘璋的中郎将,后担任讨逆将军、护军、关中都督,随诸葛亮北征的时候大破曹魏将领郭淮、费曜,升迁左将军,进封高阳乡候。

诸葛亮死后,吴懿担任汉中都督,升任车骑将军、永州刺史、假节,又进封济阳候。

一生可谓是位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