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 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一晚,宋瑶睁着眼盯着房梁,难以入睡,倒不是为了李由桢那段小插曲,她想为刘会报仇,眼前有一条捷径,可她又不甘心。

天已黑透,房中没有烛火,黑漆漆的。

恍惚间,宋瑶不知身在何处。

她又想起了与刘会的最后一面,只觉得心痛,但眼泪已经没有了。虽然从来她的日子都是坎坷的,可享受过安稳,得到过温暖,再失去这滋味更难受。

她不过是个平头百姓,所求的就是安稳的日子,为什么这么一点小小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夜渐渐深了,春风化雨,风雨扑在窗上,发出沙沙地细碎的轻响,这是最好的安眠曲。

深夜。

将将入睡的宋瑶被一声沉闷的炮声惊醒,惊坐起,侧耳细听,确定是火炮声,急忙穿衣穿鞋,把枕下的匕首抓在手中,冲出门外。

一股夹带着硝烟气的冷风扑面,正此时,天边有亮光一闪,又是一声炮响。

那是江边。

她不知发生了什么,急切间发现院中意外安静,忙跑到主屋,一看,果然门洞开着,屋中已不见李由桢。

宋瑶空空站了片刻,风中夹着绵密的冷雨,不消片刻便把人吹得凉透了。

城外又传来轰隆隆几声炮响,城内也开始闹起来。

宋瑶出了院门,见街上已有人出来张望,询问出了什么事,可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她索性寻声往北门跑,城门不知怎的竟然开了,已有蜂拥的百姓挤在门前要出城,仅有的几个城门守兵根本拦不住。

宋瑶趁乱爬上城头,望见黑沉沉的江面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像横在夜空与江面中间的一条辉煌的腰带,间或一闪的光团,让藏身在夜色下的战船闪现真身,旌旗上飞扬的“楚”字,与宋瑶记忆中某些片段重合。近处,岳州大营已燃了数处,火光下看见兵卒正在紧张地备战。

她四处搜寻,想找到主将所在,最好能亲眼看到詹飞扬被一炮炸得灰飞烟灭。正专心看时,一只手从旁边伸出来,拽住宋瑶的胳膊,宋瑶反身挥刀,斩断了她的袖子,那人冷不防手中失了重量,往后跌坐在地上,惊诧地望向宋瑶:“姑娘!是我,荣王的贵客----冯光!”

宋瑶把刀放下,冷冷地盯着他。

冯光爬起来说:“殿下让我带您出城。”

宋瑶犹豫了片刻,扭头看向江面上渐逼近的战船,又低头看了眼汹汹拍岸的江水。

冯光上前道:“姑娘,快些!就要闭城门了,四周都是楚军,再不走来不及了!”

宋瑶看清了形势,反身随冯光朝城门跑去,可马道上备战的兵卒来往穿梭,宋瑶二人贴在墙边上行得艰难,尚未下到门洞,已听见脚下两扇笨重的城门嘭一声撞在一起。

冯光望见乱糟糟的人群,推推搡搡的人群里传来惊呼哭喊声,不知多少人被踩踏误伤,冯光见状一把攥紧了宋瑶的衣袖,说:“来不及了,我们先上去,到其他门再下去。”

宋瑶与冯光复返回,两人在城墙上绕了半城,也看了半圈围住岳州城的楚国大军。

宋瑶气喘吁吁地停下来,望着林中蠕动的人影,目光发直,立在城头不知该去何处。

冯光说:“我们去找荣王,殿下,殿下是将军,他身边一定是最安全的!”

宋瑶扭头看他,那神情很古怪,好像在看着冯光,又像透过他想到了什么,等她回神,再落在冯光身上的目光,有几分看过分天真的孩子一般的温柔和无奈,说:“他顾不上我们的。”

不等冯光开口反驳,只听脚下一阵惊天动地震响,却是从城内传出。

宋瑶转到内侧城墙,踮起脚扒住墙头往下看。

城门内,对峙的皆是周军,挡在城门前的是青蓝。

“那是青将军。”冯光忙对宋瑶说,“青蓝在,荣王一定就在附近。”

却见青蓝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微微抬起手又落下,一阵箭雨朝被围住的周军射去,许多人登时成了刺猬,仍有几个趁乱冲破包围圈朝幽深的巷道中逃去。

青蓝开口道:“殿下说了,岳州军民同守岳州,岳州城在他在,城亡他亡。再有找死的想开城门的,甭管是投降还是逃跑,不管是谁,一律杀无赦。听到了没有!只管杀!”再有得令的兵将朝逃兵处追去,青蓝也领军朝其他处巡防。

宋瑶再往城内一望,只见岳州城内燃起数丛火光,浓烟直冲霄汉,不时几声凄厉的哭叫声传来。

冯光似乎被方才一幕激起豪情,瞪着一双极亮的眼睛,已经毫无畏惧,竟有些兴奋和凶狠。

二人看了一会儿,城外的炮声越来越近,他们从岳阳门一路跑来,已转到南熏门,青山俊林中宿鸟惊飞,暗处也不知藏了什么。

城头上备战的军将已就位,一个全副铠甲的将士见到宋瑶二人,顿时大吼道:“什么人?”

冯光忙跳出来,站在火光下,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