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九四章 为难老曹(2 / 4)

加入书签

“听汉升之言,二十余万大军如臂指使,当是曹操亲自指挥。汉升不必多虑,战事不利,不在汝等军将。实乃曹操突袭,吾未任命主帅,汝等各自为战,心力难同。吾来扬州,便在于此,且看曹操能撑几许。”

说笑间,几人上了战马,沿着江边直往芜湖过去。这边早都没有百姓了,不是被曹操抓走了,就是主动的跑到了王言这边,双方交界的几十里荒无人烟。

而芜湖的城池,也没有人进驻。因为战线是在芜湖之前,曹军想驻也驻不进来,王言这边的军队,也没有围城而守的规矩。

王大将军创业二十四年,没有打过一场攻城战,更没有打过一场守城战。做的最多的,是围城,绝对不为了一城一地,牺牲军将的性命。也不会缩在城里当王八,让人家过来打。

武德,必须得立住。有城也在野外扎帐篷,就是干,硬干。

当然也要实力在那里才好,要不然不是成了傻子么。只不过城池的利弊就在这里,防御了强敌,可也给了自己怯懦的机会。

来到了新给他搭起来的军帐之中,王言看了一下如今扬州的战场形势。

整个的扬州战场,王言这边的战略目标其实是十分清楚的,就是要打下南昌。而后由南昌西进,过罗霄山(武功山)直取长沙。可以说,拿下了南昌,就取得了扬州之战的胜利。接着再打,后来史书上的名字该叫长沙之战。

曹操方面自然也明白王言的战略目标,他就是防御着南昌不为王言所得,并将战线顶在前边,不给王言机会。

目前双方交战的地点,就是围绕着黄山来的,主要集中在芜湖、歙县以及大末(衢州市)三地。

大致看了一番,王言命令道:“传令吕布、张飞、高览、太史慈各部,十日后,一同前出,猛攻曹军。”

“是!大将军!”

在屋里坐的都长毛了的负责通信的军官应了一声,起身就往外跑,书写军令,安排送信。十日就是考虑了快马送信,以及战前准备的时间,必须要快。

黄忠问道:“大将军,各地本就酣战不休,此举为何啊?”

“此举在于‘猛攻’,以乱曹操视听。此次我自领兵马,沿江而攻。汝领军攻宛陵(宣城)、泾县、陵阳三地。若曹操防备我处,别地必然不敌。若不防我处,则我一战可下彭泽,兵指南昌。汉中方面,亦有兵马攻蜀地,曹操定然左右难支,应接不暇。”

“大将军用兵如神,此战必胜。”

“必胜!”安静了许久的典韦终于是说了句话。

王言笑呵呵的,让人送了饭上来,跟着一帮军官吃起了饭,随意的聊着军情,顺便的考察着这些军官的水平。

这一次他的布置看起来没什么,就像黄忠说的,大家本来就在战斗,也没什么大不了。但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他可以命令大家在同一天发动攻击,并且还是猛烈攻击。猛,和不猛,各自打,和一起打,都是有很大差别的。

他不来,他不下命令,黄忠等人是不敢这么做的。虽然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也要谋身保命。他们当然可以自己联结,但打赢了他们受猜忌,打输了他们有责任。哪怕他们的大老板是王大将军,哪怕他们都知道王言根本不会在意,但是他们自己也不敢乱动。

而且一旦全线战败,那后果他们承担不起。他们只是将,而不是帅。

王言亲自过来了,这天下就是他的,他说怎么打,那就怎么打,肯定是没有毛病。打赢了有功,打输了无过。

吕布这种没有政治智慧的选手,被坑的多了,他自然想的也多。张飞是莽夫,早都被王言打的服服帖帖,他这辈子就服俩人,一个是他大哥,一个就是王言。没有命令,他肯定也不会乱动。剩下的黄忠、太史慈、高览,都还明白事理。

这都是确实存在的,统一战争打响,武将们都开始小心了。他们当然相信王言不会鸟尽弓藏,过往从未有过如同王言一样的帝王,但这并不耽误他们小心。

而他的策略,其实也是相当有效的。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正如他跟黄忠说的那般。他这一次是全线猛攻,而他的军队战斗力是在那的,武将的强力也是在那的。

因为曹操的动作,扬州这边的武将都已经扩军了,最少都是一万多人。曹操的二十余万大军,当然不是一处地方均匀的派去四五万。而是不等的分散在各处,在彭泽、南昌都是留了足够的兵马。

猛攻的说法,就是打硬仗,就是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战损,如此打仗,他麾下的战斗力是很高的,到时候必然是全线告急。

就算曹操明知道,王言的目的在于长江沿岸,因为这样王言可以动用更多的守备江边的力量,可是曹操也没有办法阻挡。他要是增兵阻挡王言和黄忠,那么其他地方必然会被打退,要是防守其他地方,那么王言就会一路打出去。

但曹操即便明知道沿岸的兵力最多,也还是不敢赌,因为他并不清楚,其他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