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婚(1 / 2)

加入书签

《我等风雪又一年》

2023.09.23

以向北/文

十里红妆从皇宫一直铺到将军府,整个京城都是一派喜气洋洋。

要问为何?

不过是那个京城男子人皆避之的“祸害”昭仪公主今天终于出嫁了。

“要说这昭仪公主,在大胤元年也是个京城好儿郎做梦都想娶回家的人儿,温婉大气,知书达礼。命运弄人啊,大胤三年敌军来犯,楼朝荣大将军战死沙场,传闻万箭穿心,死不瞑目……”

“唉老头儿,”台下有浪荡子磕着瓜子,语气肆意问:“你倒是说说究竟是何人能让无往不利的大将军掉了头颅的呗。”

“啪——”说书老头醒木一拍,白胡子一翘一翘开口:“传闻如雷贯耳啊……”

装饰喜庆的马车在喇叭唢呐的吹奏中徐徐前进,收获了无数百姓艳羡的目光。

车窗里探出一只纤纤玉手,将帘子轻轻掀起一个角,一双含情的桃花眼往外四处张望着。

视线所及之处,穿着朴素妆发浓艳的女子纷纷红了脸,而男子嘛……却纷纷白了脸。

昭仪目光微凝,朱唇轻启:“霜儿。”

昭仪笑的明艳,仿佛丝毫不会街上那些名门闺秀拿帕子遮唇:“你倒是去给本宫问问那是谁家好儿郎。”

霜儿眉心一跳,随着昭仪目光看去。

只一眼,噗通跪在地上:“公主,今天是您大喜的日子……”

昭仪敛了笑,语气却柔和:“去问。”

霜儿:“是。”

“杨府二公子。”不过片刻,霜儿回来禀报。

昭仪笑着点点头:“杨二公子年几何?”

霜儿:“十五颇有余,二十尚不足。”

昭仪还想说什么,却见那杨二公子自己过来了:“拜见公主。”

昭仪:“你倒很是自觉。”

“公主的美名在外,在下也听了许些。只是在下不才,早有心上人。”杨二公子脸上挂笑,毫无惧色。

昭仪眉目一如往常,平易近人:“你倒说说是哪家姑娘这般得公子青睐?”

杨二公子手中扇子一收,往后退了两步:“东方千余骑,其子居上头。何用识其子?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其子殊。”

昭仪自始至终坦然自若的表情终于出现了一丝裂缝,这杨二公子竟还是个断袖。

霜儿看着自家公主脸色有点不好看,连忙把昭仪的帘子放下来,示意车夫赶车继续启程,最后对杨二公子微微行礼跟上婚仪队。

婚仪队最前面骑在高头大马上穿着喜服的俊秀郎君看完了这场闹剧全程,一句话都没说,脸上甚至连表情都没变。

片刻后,车厢内昭仪仍气呼呼的,开口:“就算本宫在外人眼里再不堪,也不至于傻到他用一篇《陌上桑》来哄骗本宫吧?真以为本宫一点都没学过吗?”

霜儿脸上不合时宜的露出了点喜色,反应过来时深深呼了口气,幸亏有帘子遮着。

昭仪越想越不对,她怎么觉得这杨澄江描述的人这么耳熟……

昭仪想的入神,连婚仪队到了将军府门口都没听到,以至于喜婆一遍遍的喊:“请新娘下轿”她都没听到。

赵锦辞掀起车帘进来,昭仪吓了一跳:“你……”

刚开口才想起来今天是她和赵锦辞大喜的日子,红唇微抿伸出纤纤玉手想要搭上赵锦辞伸过来的手。

赵锦辞戏谑的语气开口:“公主还念着那杨二郎?”

昭仪一怔,愤愤的把他的手打到一边,自己扶着轿厢下了车。

赵锦辞也不在意,转身时还帮昭仪理了理喜服。

赵锦辞父母都已经离世,高堂上坐着当朝皇帝和昭仪生母禧朝皇后。

昭仪看到那两人时,脸上的诧异尽显。赵锦辞不动声色叹了口气,到底还是孩子心性……

两个人拉着红绸花一步步往举行婚礼处走,昭仪口中一直念念叨叨:“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眼看着就要到帝王面前,赵锦辞小声提醒:“公主,注意脚下。”

昭仪根本没听,反而问他:“你有没有发现杨澄江说的人有点耳熟?”

“耳熟啊。”赵锦辞应得快,昭仪眼睛一亮,以为他能说出答案。

结果就听赵锦辞开口:“《陌上桑》。”

昭仪:“这用得着你说?本宫难道不知道是《陌上桑》?”

昭仪气急,没注意到面前台阶,脚步一歪差点当场跪下,幸好赵锦辞反应快,及时接住她,才没让她在这样的日子里出糗。

上头帝王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