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6章 百里油菜花(2 / 2)

加入书签

的原因很简单,一切的源头就是端平入洛,郑清之支持北伐,赵彦呐反对并且不发兵支援。

故而只要是赵彦呐支持的,郑清之就都反对,什么家不家国不国的,我这头老马没有逼数,你这个小人我必须铲除。

但赵彦呐估计也有话说:端平入洛时恰逢蒙古又南下扫荡,当时的四川禁军在曹友闻和时当可的率领下正在与蒙古激战,实在是分身乏术。

但另外的另外,谋勇兼备的名臣崔与之在担任蜀帅的时候,曾特意考察过当时节制沔州兵马的赵彦呐的水平,看其是否适合担任边帅。

最终崔与之得出的结论是赵彦呐“大言无实,必定误国”,不仅参了一本还直接褫夺了赵彦呐节制兵马的权力,可以说看人很准。

但后来接替崔与之的两位蜀帅郑损和桂如渊,一个弃五州退三关,一个连三关都守不住,最终还是让赵彦呐兜兜转转成了蜀帅,

不过这些弯弯绕绕,当时在战场上激战的曹氏兄弟是肯定不知晓的,只是不知当时望见鸡冠隘上烽火升起,冒雨急行军的曹友闻是否猜到了壮烈殉国的结局?

斯人已逝,山水不变,当初的喋血二十里的战场上如今盛开的是上百里的油菜花。

一条大桥横跨江两岸,一声汽笛到站阳平关,猛将埋骨八百年,川蜀风光已是旧人展露新颜,曹友闻应当是能安息了罢。】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