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百零九章 倭人,天命之人?(2 / 3)

加入书签

侍候的宫女将东西收了,便大步走出房门。
典韦、许褚紧跟在后,去往宗庙那边。
庭院老树,枝叶繁茂,犹如参天伞盖,将宗庙笼罩,微风从远处吹来,晨阳照着树笼,透下的斑驳随着树荫在地上微微摇晃。
李世民少见的没有教导李玄霸,他单手握着书卷,悠闲的走在树荫下翻看;刘协背着药篓不知从哪里回来,神秘兮兮的将唐明皇李隆基叫到角落,给他看一株草药,两人蹲在角落窃窃私语,不时偷笑;不远李玄霸急吼吼的过来,带起的劲风将两人掀的齐齐往前一扑,草药掉进药炉……
急吼吼的李玄霸,在一个端庄、慈蔼的老妇人面前停下来,笑嘻嘻的看着老妇人抓着一把粗米,洒在地上,让附近的鸟雀飞下来啄食。
鸟群飞舞,围绕着妇人叽叽喳喳的欢叫。
似乎看到了苏辰,老妇人温和的笑了笑,回头朝后面的厢房轻唤一声:“重八!”
“来咯!”
门扇没打开,朱元璋就从门板上把脑袋探了出来,“秀英,叫咱做啥?”
“长生来了。”
这边,苏辰已经不是第一见大名鼎鼎的马皇后了,上前过来,朝她拱手行礼:“晚辈见过马皇后。”
“都现在是皇帝,是天子,有外人在,不要这么行礼。”
马皇后笑着摆了摆手,她将手里的糙米都洒到地上,引来大量鸟雀啄食时,过来托起苏辰的手,宛如母亲对待儿子一般慈爱。
从宗庙里闻讯出来的朱棣,有些吃味,嘀咕道:“这是把长生辈分拉高了?”
话语刚落,朱元璋就在他后脑勺扇了一下,“别惹你母后不高兴!”
虎着的一脸,再转向苏辰时,顿时泛起笑容,嘴都快裂到后脑勺了。
“长生来了?来来,到这边来坐。”
朱元璋最近一段时间,他都将帝王服饰隐去,换上寻常衣袍,跟马皇后站在一起,仿佛普普通通的老两口。
待苏辰在厢房檐下坐下来,他在旁边凑近低声道:“最近咱好快活,过得好痛快,都拜长生所赐,你要令牌还是其他,只要咱拿得出,尽快开口!”
“现在文武都不缺,只想来询问一下明太祖和明成祖一些事。”
苏辰说到这里,目光落在朱元璋父子身上,将倭人的事一一告知对方,朱元璋闻言大怒,朱棣也皱起眉头。
“这群倭人,想不到此间竟然还有!当初朕腾不出手来收拾他们……当年胡惟庸勾连倭人之事……”
朱元璋咬牙切齿的说到这里停下。一旁的儿子朱棣也拍响檐柱,“可不是,到了朕这里,更是猖獗,与我大明断绝宗藩关系,还要求继续贸易!朕拒绝,竟派水军来攻,被辽东总兵刘江,在望海涡卫所大败倭寇,击杀七百四十二人,俘获八百五十七人。随后,朕让郑和率舰队打过去,这帮倭人死了六百余人。当时,朕还让朝鲜为先锋讨伐,倭人的对马岛,还没开打,这帮倭人直接选择投降。”
“哈哈,打的好!”
朱元璋听完,对于眼前的儿子,终于说了一句赞赏的话。
令得朱棣眼睛一下就红了:“爹……”
听着父子俩的话,苏辰心里也有了主意,朱元璋时期因为刚刚统一,国力不足,无法对倭人进行有效的进攻,到了朱棣这一朝,有了郑和所率领的舰队,一度让倭人感到害怕。
说明什么,说明对它们就是一个字:打!
“对了,戚继光在谁手上?”
“厚熜那里吧……朕记不清了。”朱棣想了想,拿不定主意。
“朱厚熜?”
朱元璋更弄不清,“你儿子?”
“六世孙。爹的七世孙。”
“他咋样?”
“看到那边的唐明皇没有!”朱棣指了指跟刘协抱一块儿痛哭流涕的唐玄宗李隆基,“比他还废一点。”
“你怎么生了这么一个脓包!”
“爹,我那会儿都死了不知多少年了,能怪我头上?”
看着这父子俩又开始吵闹,苏辰接过马皇后递来的糖水,这边父子俩连忙停下争吵,对视一眼,各自哼了声,将脸撇开。
这边,苏辰喝完糖水,起身告辞,来到宗庙这边,诸皇帝都在,各忙各的事,唯独曹操和赵匡胤两人不见踪影。
询问正跟刘禅一起的赵匡义,后者想了想,只留下一句:井里。
井里?
苏辰疑惑的看着走远的赵匡义,索性不想他俩去哪儿了,跟闭眼诵经的李天罡打了声招呼,便去了侧面的小院子,远处还有武则天跟李治在小声说话,见到苏辰过来,两口子便闭上嘴,看着苏辰去了柴房,拿了块削好的木板。
就那么坐在檐下,用着备好的工具,一凿一刀的雕刻。
将大名鼎鼎的修仙皇帝的灵位雕出来:明世宗朱厚熜。
他一边雕着,一边想着。
当年看过陈宝国演的嘉靖,可谓霸气十足,气势迫人,就是不知道真实的嘉靖有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么气势浑厚,帝王心计十足。
花了一点功夫,终于将灵位刻好,他又从柴房找了漆料,粉刷一遍,便晾在外面等上面的漆水干透。
以前他也试过让李天罡,或者那些宦官来雕刻,发现出自他们的手,根本没用,只能自己来。
所以这宗庙里每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