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四十章 卖皇帝(2 / 3)

加入书签

一层……”

“李大人说得甚是,我也想劝陛下不如去往夏**营一趟,纵然有失颜面,可到底是保住性命,城中百姓也免受刀兵之苦。”一个老臣也紧跟拱手接话劝慰。

御阶上的齐克安涨红着脸,说不出话来,一旁的赵庄懿怒不可遏“诸位大臣皆是大齐多年来的老臣子,齐国对你们,还有你们身后的大大小小的族人都不薄,临到头,你们居然要将老身与陛下卖给夏国!”

齐克安也试图挽回众文武的心“是啊,诸卿别忘了,还有五万边军正赶来的途中,他们时不时也与梁国交战,算得上打过仗的军队……”

“陛下难道纯粹将希望寄托给五万边军身上?那也实在有些冒险了,要知边军兵器衣甲陈旧,这些年来可有替换?而且……倘若忻襄真的夏国攻破,陛下和我等文武难道就不想想退路?”

更多的文武开口。

“几十万大军都被打败,区区五万边军,焉能与夏国百战之军抗衡?”

“陛下不懂兵事,以为士兵拿上兵器,就能与敌人厮杀。要知晓,士气也是关键,往日操练也是关键,这几十年来,六国偶尔有小摩擦,从未有过大战,将士们都已忘了战场搏命的本事了。”

“……上下不能一心,如何扭转乾坤!”

一众文武,你一言,我一语,将御阶上的祖孙二人说的哑口无言。

齐克安一身帝服,脸上全是战战兢兢的神色“诸位大臣事态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夏国兵锋是强悍不假,可若是我等君臣一心,军民一心,让其一鼓作气攻城不下,士气必然也会衰竭,时日一长,就是转机啊。”

他绞尽脑汁,望着下方众人的身影,声音哽咽。

“不是常说盛极而衰,衰亦能转盛,倘若经此一役,我大齐击退夏国,往后说不得也有兴国之兆,众爱卿也不想当亡国之臣吧?!”

大殿之中,一片沉默,也有人叹出一口气。

“陛下说的是啊,谁又想做亡国之臣,可夏国兵锋,一路摧枯拉朽杀过来,倘若梁国还能依为外援,我等臣子也愿意舍家与其一战!”

“可梁国如今也自顾不暇,我大齐又被兵临城下,存亡只在旦夕之间,哪里还有扭转战局的契机!”

众人说着话,也有大臣陪着皇帝轻声抽泣,最后还是将话语撂下。

“陛下,臣等再给陛下和太皇太后一晚的时间考虑。”

说完,众臣拱手最后一拜,不等散朝,纷纷后退,然后转身鱼贯而出。

只留下年老的赵庄懿,还有皇帝齐克安,祖孙两代人垂着眼泪,相互搀扶着回去后宫,已是太上皇的齐望阁带着妻子匆匆上前迎接,询问朝堂上可有大将自愿领军与夏国决一死战,以解忻襄之危。

看到齐克安湿红着眼睛,垂泪摇头。

齐望阁原本的期望神色瞬间从脸上褪去,失魂落魄的坐到殿门的门槛上,而里间还有一人便是齐庆宝,他哈哈大笑的指着外面的赵庄懿几人。

“活该!活该!原本朕投降夏国皇帝,退位之后,尔等也不失富贵,百姓、士卒也不会遭受此厄,眼下好了,全了你们心思,可你们倒是打败夏国啊!!”

他之前被放了出来,听到几十万兵马被一夕击溃,痛哭流涕,此刻悲痛又化作愤怒、戏谑的心情,朝着外面的老妻、儿子、孙子呸上一口。

“我齐家宗庙,全毁在你们这帮不自量力的人手中!”

赵庄懿被羞的老脸通红,举着拐杖就要进去打齐庆宝,结果被齐望阁拉住,他红着眼睛朝母亲大吼“都是你!要不是你蛊惑我,夺父皇的帝位,杀了夏国使臣,哪里会有今日之事!”

齐克安瘸着腿也冲来,抬手就是一拳打在低吼的父亲脸上。

“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孽子,你要反了天,来人!”

“就你会叫?!来人,太上皇殴打朕!”

殿里的齐庆宝拍着大腿,看着外面亲人厮打成一团有些癫狂的笑出声,笑着笑着,他从椅上滑坐到地上,嚎啕大哭出来。

男人的哭不好听,尤其年老的男人哭声更加难听,但这难听的嚎啕哭声里,是对这齐国沉甸甸的感情,也对亲情化为乌有的悲痛。

……

就在暗流涌动,惊恐万分的忻襄城外,北来的夏国主力已经在距离京师二十里的原野驻扎。

征召的青壮正在士兵指挥下立起连接数里的栅栏,一顶顶帐篷也在立起来,后营之中的匠人正全力准备攻城器械,或修补士兵替换下来的衣甲、兵刃。

最先立起来的中军帅帐之中,作为东路军主帅的李靖端坐在帅位上,面容不怒而威,正翻看手中的信函,这是忻襄城中的文武让人送来的。

随后他将信交给下方,让众将传阅,保持信息公开,以免出现离间计之类的事。

“……齐国皇室当真让人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皇帝还是齐庆宝那个夺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