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 章(1 / 2)

加入书签

赵伯看到图纸后露出不屑的眼神,“无非就是雕花罢了,早是烂大街的技艺,我们这群工匠里随便找个人便能做出。”

苏黎知道他并不清楚掐丝珐琅的工艺,以为簪子上的样式只是简单的铜模,轻笑一声。

“倘若保持成本不变,我能使簪上缀有耀眼的五彩之色呢?”

一众工匠面面相觑,显然从未听说过有这种可能,用墨水涂铜器,根本不可能好看,更别提夺目了。

李婶抢过图纸,草草扫了一眼,倘若是苏黎说的是真的,应该是说不出的好看。

“我跟着老东家操持铜器厂多年,从未听过这种工艺,你这是?”

“这是宫中的法子,密不外传,只给皇室使用。”

李婶狐疑,瞟了眼春花,希望她能给出个答案。

得让落魄儿媳出言肯定,才信得过去。苏黎一个从京城赶出来的弃妇,满嘴胡言乱语,说些假大空也是有可能的。

春花目光清冷:“儿媳略有耳闻。”

“那你可曾见过?”

苏黎冷笑抢答道:“姐姐不可能见过。我爹在朝中位高权重,儿时曾在宫宴上见过贵妃娘娘戴过,璀璨耀眼。”

当务之急是让李婶相信自己。

身为尚宫局的女官,苏黎已经将掐丝珐琅的工艺掌握的炉火纯青,完全可以保证在铜器厂内复刻当年的作品。

李婶这辈子没接触过显贵,唯一的就是自家的贵女儿媳,现在又冒出苏黎这个高官之后,忍不住有些畏怯。

将图纸扔到苏黎怀中,双手叉腰,面带嫌弃地扫了一眼她:“那还沦落到这个地步,连房租都交不起。老娘今天可怜你,给你个展示的机会,做不出来才让你好看。”

苏黎微笑道:“那我还多谢李婶发善心,这样的时日可不多,我得好好珍惜。”转而对张伯道,“张伯,你不妨等待结果。如若我真的造出来,你就接着来铜器厂做工。”

张伯犹豫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苏黎在铜器厂内转了一圈,将每个工坊都看了一遍,炉内的火焰变得晦明,甚至熄灭。

这是炭火不够,好久没做工引起的现象。

苏黎挑了一间稍微整洁的,撸起袖子自己填了几铲煤炭,拉动鼓风器把火吹旺。橘黄色的火焰跃起,衬出了苏黎脸上的颜色,光洁的额头隐隐出了一层薄汗。

等烧到合适的温度,她再去准备去做簪子。

穿到这个原主身上的时候,苏黎照着水缸发现她们长得十分相像。但因为受苦受累,原主瘦弱的像个小鸡仔,一阵杨柳风就能吹得东倒西歪,得加强锻炼。

不过这并不影响苏黎摧残这双只会弹琴作画的手。

将桌面上的工具都收拾干净,苏黎低头一眼,指尖和掌心已经开始隐隐作痛,泛着一层艳色的红,谁看了都不忍心。

掐丝珐琅的工艺能被人争相追捧,一部分原因就是工匠的双手必须经历磨难,三年得一好工匠,长时间的付出才堪堪入门。

但好在当前的任务只是铜胎珐琅簪,同样也是一个大显身手,令人刮目相看的好机会。

“春花,你这有没有现成的素簪?”

刚说完,春花便从木盒里递出一只。

从方才开始,春花就瞧见她这幅熟练地模样,已经彻底动摇,相信苏黎并不是随口戏言,而是真的有这个本事。

苏黎用手背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拾起素簪开始观摩。

素簪前宽后窄,形状扁平,当下只能先绘出底稿,再錾刻出清晰的槽道。掐丝珐琅,其制作一般在铜胎上以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

这样的工艺听着简单,当真正上手的时候才觉着难。

苏黎用小锤一阵叮叮当当,錾刀稳速有力地落在簪身,两只手配合完美,不多时就显现出了莲花图案。

笔体修长的狼毫沾着胶水勾勒出图案,这样可以确保图案线条流畅,又可以保证镶嵌平整,对丝无痕。

静等胶水凝固,等待的间隙,取出一段金丝,用捋丝条轻轻直,然后把丝的一端剪平,等胶水有凝固迹象时即可开始粘丝,但丝婴立着。

苏黎屏住一口气,完善着初始的步骤。

用镊子按住金丝的一端,双手配合沿上胶的线条保持侧立状态粘住金丝。线条拐角处,先用镊子夹住拐角位置作为定点,翻折金丝至合适的角度,金丝和金丝对接时,用镊子调整一下对接头,尽量不留缝隙。

细微的调整消磨心神和体力。

掐丝珐琅制作工艺可谓集百家之长。既要运用青铜工艺,还要利用瓷器工艺,同时又有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要求成熟的工匠无所不通。

唯有盛世才能养出成批的掐丝珐琅工匠,也唯有盛世才能使用掐丝珐琅。

苏黎将自己关在铜器工坊中整整两天,直到丫鬟折枝来敲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