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晋妃(1 / 2)

加入书签

外面的纷纷扰扰自然打扰不到正在做月子的龙清清,她听到元姝的名字时也不过稍稍愣了神,没有多想什么。

不过,这两个孩子的名字太过正式,她便琢磨给两个孩子起个小名。看着景韶圆圆乎乎的小脸蛋,像个小糯米团子,便起名叫团团。

元姝长得比哥哥稍小一些,脸蛋没有那么多肉肉,希望她能够早点撵上哥哥的体重,名字又有元字,便叫圆圆,合起来便是团团圆圆。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赵恒听了觉得不太满意,但最终还是没有拗过龙清清,只得无奈地接受了这两个简朴的小名。

洗三礼上,赵恒办得很是隆重,除了龙清清的父亲,哥嫂姐姐也都被邀请进宫了,也在这天,赵恒下旨,晋龙清清为一品淑妃。

看过孩子后,龙清清姐姐便进了寝殿,见龙清清面色红润,一直悬着的心这才放下,先是按照规矩行了礼后,才听从龙清清的话,快步走到床前的凳子上坐好。

坐好后,她不顾规矩摸了摸龙清清的露在外面的手心,看着自家妹妹虽有些圆润但仍难掩绝色的脸蛋,不禁感叹道:

“时间过的真快,臣妇还记得娘娘小时候和皇上在院子里踢毽子,娘娘踢不过皇上,还哭鼻子呢,一眨眼,都过去这么久了,臣妇听说,娘娘给两个孩子起了小名?”

龙清清点点头,看见姐姐她也很高兴,笑道:

“是啊,景韶叫团团,元姝叫圆圆,家中一切可好?”

“一切都好,娘娘且安心养身体,不用操心这些,娘娘在宫中受宠,那些人在也不敢小瞧我们,臣妇如今掌握了中馈,就算日后生不出儿子来,也无人敢刁难,就是父亲耳根子软,被人奉承几句便不知天南地北了,之前给娘娘写信的事,他是背着臣妇做的,如今也知道错了。”

“父亲不怪我没有帮忙便好,哥嫂如何?志儿如今在书院学的如何了?”

“托娘娘的福,清城谋了个小官,嫂子也消停下来了,就是为了志儿,她也不敢在闹了,志儿是个好孩子,学问学的好,如今去了天德书院,更是进步神速,夫子说明年就能参加童试了。”

听到家中一切都好,龙清清安心不少,她爹为人热情善良不记仇,但耳根子软,不会拒绝人,有些拎不清,好在姐姐现在出门方便了,时常能够回娘家,有她看管,便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哥哥是个没本事的,嫂子又是个拔尖厉害的,这些年两人没少折腾,如今也算是歹竹出好笋,生出个好孩子,志儿今年才十岁,明年就能参加童试了,可见他的天资聪慧,不枉费自己费心思将他送进天德书院。

天德书院是燕蜀第一大书院,里面的院长更是闻名天下的青莲先生,青莲先生不看重名利,只看重才华,因此能够进入书院读书的学生,无一不是聪明绝顶之人。

天德书院门槛极高,除了本身有才华,还要有举荐人,不巧,龙家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当举荐人,而书香门第的李家自然有这个资格,但也仅仅每年只能举荐一人。

于是,知道自家志儿聪慧后,当初龙清清在帮助李婕妤出冷宫的条件便是要了这个举荐的机会。

见龙清清心情不错,龙清霞犹豫了片刻,有些忐忑地问道:

“这么多年,父亲一直是一个人,如今有不少人想给父亲说亲,娘娘觉得如何?”

龙清清一愣,倒是没想到姐姐会说这个,犹豫了一会儿才道:

“父亲的意思呢?”

“臣妇瞧着,父亲似乎有些心思,家里不知道娘娘的意思,便一直没敢应承,娘娘产后虚弱,本不该这个时候提及,但怕此事拖得久了,生出别的波折来,便想着先和娘娘说一声。”

龙清清皱眉,问道:“姐姐是何意?不如直接说给我听听。”

龙清霞叹了口气,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但妹妹既然问了,便只能直说道:

“老家那边听说有人给父亲说亲后,也动了心思,正巧有个远房的表姑守寡多年,这不,过完年就找上门来了,父亲见是亲戚,不好拒绝,便留在了家中,臣妇瞧着几次,觉得此人心思不正,可嫂子又格外与她投缘,臣妇一个外嫁女,不好直接撵她走,但时间久了,会传出风言风语不说,也怕父亲着了她的道。”

“这不算什么大事,一会儿我派人将嫂子带过来,让她想办法直接将人弄走就是了,不过,你说父亲有些心思,可是有别的好人选?”

听到妹妹出面解决,龙清霞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也不在愁容满面了,笑道:

“是李御史的嫡次女,比父亲小了十五岁,是个爽利的人,前不久,父亲出门闲逛时,正巧碰到她路见不平在教训一个当街纵马的纨绔子弟,那人不服,出口讽刺了几句,你也知道,父亲那个性子,必然忍不住帮衬了一二,李夫人听闻此事后,便差人来打听父亲有没有续弦的想法,父亲一听是她,支支吾吾想要应下,又有些犹豫,担心会影响到娘娘。”

龙清清闻言一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