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生产(1 / 2)

加入书签

龙清清稳了稳心神,绞尽脑汁的想应对之策,直接告诉公孙选侍太后要对她不利肯定是行不通的,一来她和公孙选侍没有交情,二来她没有任何证据,只靠推测,三来还会打草惊蛇,让太后有所防范,那要怎么做才能让公孙选侍顺利生产还不能惹火上身呢?得找到一个公孙选侍信得过还有能力的人,找谁好呢,正当她愁的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她听到门外的秋扇敲门道:

“小主,家书到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家书二字让龙清清瞬间想起来一个合适的人选,宫内行不通,宫外却是行得通的,公孙丞相对这个侄女可是上心的很,而且,那可是皇长子啊,若日后养在别人膝下,可就与公孙家没什么关系了,只要公孙丞相出手,就算到时公孙选侍真的出了什么意外,皇长子也不会轻易落到太后的手里。

让秋扇把家书送进来后,龙清清让她赶紧磨墨,自己则是斟酌一番后,给自己的堂姐,也就是公孙选侍的表嫂写了一封信,然后借着家书的由头送到了宫外去。

没过三天,公孙选侍身边便多了两个人,一个是懂接生的老嬷嬷,一个是已过双十年华的宫女,同时,宫外的堂姐也给她送过来了回信和丞相府的谢礼。

四月十五下午,公孙选侍发动了,整整折腾了一晚上,在四月十六清晨,才有惊无险地成功诞下了小皇子,皇上龙颜大悦,赐名为景泰,小家伙足足有八斤多,那哭声嘹亮经久不绝,一瞧便是个身体康健的,因为皇子太大,公孙选侍情况不是很好,生产后见了红,好在太医诊治及时,捡回了一条命,可惜日后却再也无法生育了。

皇长子诞生,宫中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但表面上都是一片喜乐融融,景泰满月的时候,龙清清送去了一个十分精致且分量足的长命锁,公孙选侍身子还没大好,养了这么久,脸还是蜡黄蜡黄的,一下子好像老了十多岁,在没人的时候,她一把拉住了龙清清的手,然后小声说了句谢谢。可能是因为最近太忙碌的原因,皇上的赏赐来的有些晚,除了一些常规的珠宝和布料,还有晋位的圣旨,因生育皇长子有功,将公孙选侍晋位为才人。

在六月下旬的时候,公孙才人的身子还没养好,皇后生产前夕,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皇上在宫外微服私访的时候遇到了刺客,还发生了一段英雄救美的大戏,龙清清知道消息后,心中毫无波澜,因为她清楚的知道这场刺杀根本就是皇上自己安排好的,目的便是和富可敌国的温家合作,将温家嫡女纳入后宫,但表面上她还是惊慌失措的跑到养心殿对皇上紧张兮兮的嘘寒问暖一番,得了皇上不少怜爱。

七月初四,皇后也发动了,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她们这些嫔妃不管愿不愿意,都要去长乐宫守着,上辈子皇后虽难产,但所用时间并不算太久,因此龙清清换了一件素雅舒适的衣裙便带着秋扇和南雁匆匆赶去了长乐宫。

皇上近日一直都忙于前朝之事,此时应刚得到消息还没赶过来,但太后却是早就到了,给太后请安后,龙清清扫了一眼在一旁交握双手,神情紧张的姜嘉怡,没有做声,今个她只管看戏,其余的她不能管,也管不了,谁胜谁负就看各自的造化了。

在公孙才人生产前,龙清清在二叔的帮助下,已经摸清了钱嬷嬷的底细,那钱嬷嬷有一套不为人知的推拿之法,可助产也可让人难产,但极少有人知晓,而且经过这段时日的探查已经确定,钱嬷嬷的家人与姜家在宫外一直有所接触,私下里得了不少好处,因此钱嬷嬷是姜家安插在皇后身边的事实确认无疑。

通过调查和前世一些事情,龙清清有个大胆的猜测,便是这钱嬷嬷是姜嘉怡的手笔,而不是太后的手笔,因为太后虽然对姜家多有照拂,但她不会不清楚嫡子对于皇上的重要性,太后是跟随先皇一起打过江山,血雨腥风走过来的女子,大局观还是有的,这几年燕蜀天灾频频,就算她在看不惯皇后,也不会在皇后生产之际动手,使皇后一尸两命,动燕蜀之根基。

至于前世太后之所以将钱嬷嬷送出宫去,相必就是为了给姜嘉怡善后,毕竟谋害皇后,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若东窗事发,姜家就是有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皇上砍的。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她的推测,除了确认钱嬷嬷有手段且是姜嘉怡的人外,其他都没有任何证据,前世姜嘉怡为了自己腹中的皇子才铤而走险对付皇后,让钱嬷嬷动手,今生是为了公孙才人的皇长子,但如今公孙姗姗身子虽弱,但皇长子并没有如愿养到她膝下,那么姜嘉怡还会选择让钱嬷嬷动手吗?

想到这,龙清清又看了一眼旁边的姜嘉怡,恰巧姜嘉怡也正转头看向龙清清,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双双移去视线,默契的都没有出声。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的时间,一个稳婆神情慌乱的从产房跑了出来,众人的目光立刻都转移到她的身上,只听她道:

“太后娘娘,皇子胎位不正,皇后娘娘却没有力气了,这可如何是好?”

“胎位不正就赶紧让稳婆正胎位,皇后没力气了,就拿着老参切片给皇后含着,慌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