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小测(1 / 2)

加入书签

书院坐落在郊区,每个学生只能带一名下人。

叶茶的住所又颇为偏僻,待把东西全都安置好后,太阳已经西下了。

如意把笔墨纸砚一一放好,嘟起嘴,“小姐,这些东西奴婢布置就好了,您为什么还要一起收拾呀。大小姐和二少爷都去找表少爷了,您也该一起去,和表少爷打好关系才好呢。还有别的同窗,你也不去打一声招呼。虽然您才九岁,可是礼仪不能少呀。”

叶茶提笔往纸上写了几个字,“我不爱热闹。”

要是出门被刘淮宜注意到了,说不定会惹来麻烦。叶茶在心底悄悄叹气。

如意很是不解,但也只能顺着叶茶。想起什么,如意突然看向她,“小姐,明日就有小测,您今天还是温习温习书好了。”

书院传统,每到开学之日,必先会给学生布置小测,以便日后因材施教。

如意紧张地找出一本字帖,“不对不对,您的年纪还小,明日应当只是写大字。”

叶茶顺着她的心意临摹了几篇,临完后,看见如意绝望的脸色,反倒安慰起她来,“听父亲母亲说书院的先生本领很大,说不定连我这样的学生,也能在先生手下、手下……”

后面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如意的脸色更加绝望,强打起精神,把几张符纸塞进小包中,“这是奴婢之前上山求来的,听说很灵。”

翌日,叶茶到达课室,里面大半的位子已经有人了。同窗的年纪看着和她差不多大,最大的人也不过十三四岁。

刘淮宜和刘淮林照例坐在一起,在书院中很如鱼得水,课室里一共就只有十几个人,他们已经和四五人围在一起嬉笑。

看见她进来,课室安静了一瞬。

“啊,这就是你们家的那个庶女吗,她怎么还有脸来啊。”

“长得就很上不得台面。”

“听闻她还未曾开蒙?先生教导她得花费多大力气?”

叶茶垂下眼睫,随意找了个位子坐下。

“安——静——”课室终于坐满,先生踱着步子踏上讲台,胡子颤巍巍的。

所有人顿时肃静起来,一齐抬头望向讲台。

先生将教师从头到尾扫了一遍,“我姓蒋。”这就是自我介绍了。

他掂掂手中的一沓纸,立马有机灵的学生上前接过。蒋先生满意点头,“这里的规矩想必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现在进行小测,一个时辰后当场评讲。”

叶茶盯着雪白的卷子,墨汁顺着笔尖流下来,往卷子上滴了一个墨点。

如意说错了,小测考的不是写大字。试卷上从默写到作诗到写文章到考文学知识,应有尽有。

她甚至连某些题目的字都不认识。

蒋先生绷着脸,在学生之间巡视,待走到叶茶身旁时,他停了下来。

“你怎么会连握笔也握错了!如此握笔,写字必定歪扭无力!”

蒋先生不悦的声音响起,课室中出现几道细微的笑声。

叶茶忙不迭换了个姿势。

看着叶茶额头的汗滴越来越密,蒋先生的眉头越皱越紧,拂袖而去。

叶茶把卷子翻来覆去地看,找了一些题,勉强猜几个字上去。

蒋先生的鞋是软鞋,擦过地面时会有些微的摩擦声。突然,声音停了。

叶茶偷偷抬眼,蒋先生停在刘淮宜的隔壁。

蒋先生的眉头终于舒展看来,“看来你的基本功还算不错。”

煎熬的一个时辰终于过去了,叶茶把卷子交上去,眼神躲闪,不敢和蒋先生对视。

蒋先生一张一张给卷子批改,批改完后便叫学生把卷子拿回来,顺带还会给学生讲评一下。

轮到一张卷子时,蒋先生的声音明显严厉起来。

“叶茶。”他将手里的卷子猛地拍到讲台上,仿佛不愿意再看见它,“我以为,三岁孩童写出来的东西都比你要好。”

叶茶把卷子拿在手上,上面没有先生的批改,只有一个大大的叉。

“你若是以这种态度来上学,还不如回家去!”蒋先生怒极,“今晚回去重做,明日再拿给我看。”

叶茶觉得嗓子发疼。

一步步回到位子,叶茶望着上面的字,却辨认不出来。如意没有教过这些字。她不认得。

先生把所有人的卷子都发回去后,拖长语调从第一题开始讲解。

叶茶赶忙跟着先生记,遇到不会的字就用图形代替。待先生讲完,试卷已经变得斑驳不堪,她却看不懂自己写了什么。

先生最后以一篇文章结尾,“此文写得极好,今晚回去背诵,明日我会抽查。”

叶茶慢吞吞把东西收拾好,等所有人都走后才出到课室外面,如意惊了一惊,“小姐,您眼眶怎么红啦?”

如意眼尖,看见别人手上都拿着卷子,“是不是、是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