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烤馍(1 / 3)

加入书签

杨婶追忆往昔道:“想当年,你爹想要求亲,都不知借我家的东西接了多少次,为了就是借还的时候能见着我的面。”

“这唐展是那个意思吧?”腊梅说道,她有点看出端倪,好几次唐展都主动和姜茹搭话,有时候都没话找话说。

“应该是没错的,唐展家条件还可以,要是姜茹能过他娘那关,以后嫁过去也有了个依仗。”杨婶一下子就扯远了。

“这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腊梅说道,“兴许姜茹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思呢?”

“我什么意思?”姜茹刚进门,就听到这句话。

“你如今已经年满十三岁,到了议亲的年纪,就是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说出来我们参合一下呗。”杨婶打趣道。

什么?不是,她不是前段时间才过了十三岁的生日吗?还是个宝宝好不,古代人已经成熟到这个地步了吗?

姜茹整个人呆住,结结巴巴道:“我……我还小吧,不着急不着急,我……我没有喜欢的……”

腊梅看她吓呆的样子,噗呲一下笑出了声。

姜茹又想到腊梅之前有正在相的人家,“腊梅都还没有定亲呢,我不着急不着急。”

杨婶也忍不住乐了,“这说亲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要慢慢相看,两家人满意了,才会定亲,来来回回,说不得要好几年。”

听杨婶这么一说,姜茹提到嗓子眼的心才落回原地,大大地松了口气。

杨婶见她这个样子,又说道:“你要是定下亲事,也不是什么坏事,以后遇着事,对方还会给你撑腰出面。”

她现在就挺好的,赚赚小钱,小日子优哉游哉,才不想什么伺候公婆、相夫教子,那些被婚后生活磋磨的女子比比皆是,她只想做个快乐的孤家寡人。

当然这个想法,她是绝对不可能说出口的,这也太离经叛道了,说出来,恐怕要被念叨几百遍。

这个就当做她的终身梦想吧,先定个小目标——赚它个五百两。

现在糍粑和冰粉交给杨家母女三人完全没问题,姜茹全心全意去研究新品——胡辣汤。

比较典型的胡辣汤,主料是牛肉加上牛骨汤,或者羊肉加上羊骨汤,必不可少的调味料是胡椒,还有淀粉。

羊肉、牛肉全部没有,胡椒的价格堪比黄金,有道是万事开头难,后面更难,难上加难。

不过这都不是问题,姜茹用猪骨头代替了牛羊骨,焯水后加上生姜和白酒小火熬煮,吊出高汤。

之前在山上找了不少野菇晒干收起来,如今刚好用上,姜茹便取了些,又加上黄花菜,泡发之后,切成小块沥干。

一小块猪里脊肉切成细丝,用酱料研制。

淀粉是最麻烦的,现代分为土豆淀粉和玉米淀粉,现在是没有玉米的,土豆做淀粉的话,差不多是以十取一,工序复杂了些。

倒不如换成面浆水,面粉加水揉成光滑的面团后,醒面半个小时左右,再倒入凉水,揉洗面团。

这个步骤看起来眼熟吧?没错,这就是做凉皮的步骤,等到最后揉搓不出来面浆之后,再把剩下的面筋摊平摊薄,在沸水中烫过,可以直接凉拌后食用。

姜茹没有选择凉拌,而是打算之后放进胡辣汤里面,作为原材料的一种。

准备好之后,锅中倒油,炸香花椒、八角这些大料,将之挑出,热油爆香葱姜后,加入素菜过油,倒入大量的猪骨汤,炖煮入味,下入肉丝,搅拌熟透。

最后调味,出锅之前分次加入面浆水,搅拌至浓稠。

姜茹尝了一下,味道还行,的确是缺了胡椒的辛辣味的,但是瑕不掩瑜,她自认为这个味道已经很不错了,菌菇的鲜美、肉汤的醇厚、豆制品的清香、调料的浓郁,多味融合,圆润细腻,回味无穷。

这东西自己觉得好还不算,也要别人觉得好喝才行,姜茹端了三碗给正在忙活的杨氏母女三人。

“早就闻到香味了,姜茹姐姐在做什么好吃的呀?”春杏赶紧围了过来,看到碗里的东西,沉默了一下,对姜茹手艺的盲目信任又让她内心挣扎。

胡辣汤长得的确是不咋地,看起来很像是那种隔夜菜的大杂烩。

杨婶也是一脸迟疑,闻起来是真的香,看起来是真的难吃。

还是腊梅最给面子,视死如归地直接尝了一口,“咦,这味道……还可以。”

杨婶和春杏一脸狐疑,也跟着尝了一口,层次丰富的口感瞬间俘获了她们的胃口,跟着连喝了几口。

“还真不错,这个就是新品吗?”杨婶问道。

姜茹点点头,“怎么样?”

“这卖相是不是不太好?”杨婶迟疑地说道,味道非常不错,但是这外观是不是丑了点?她没做过生意,但是那镇上的吃食,味道先不说,但是摆出来都是好看的。

胡辣汤就是这样子的!!!姜茹觉得这个吃食就是真香打脸的写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