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章(1 / 3)

加入书签

下午上班,约莫到三点的时候,主任、总编在大老板的率领下,浩浩荡荡进了大办公室。

个个红光满面,喜笑颜开,酒气阵阵。

办公室都恭维着起身,被大老板反常热情地摁住了:

“要不说后浪推前浪,咱们这些老浪,都拍在了沙滩上。小余的稿子,旅游区的领导也说要是自己的通讯员来写就好了。闹到上头,纯属嫉妒我们!还是要推出年轻人,大胆闯一闯,未来工作才有新思路,新发展!”

这是边柏青那通撑腰后的余波,余津津被赞的满脸通红,垂下脸。

主编偏着头,看余津津,朝她竖个大拇指。

大老板心情很好,说了很多知心话:

“今天给大家透个好消息,红·头文件领导都签字了,很快就批自媒体部正式成立了。之前试水不成功,是因为忙着收编下面县市报纸,顾不上。今后自媒体是趋势,势必要做成尖刀班。”

他是早前部队上转业来的,喜欢用些“战斗”词汇。

常常蹦出刀、枪的字眼,冷不丁叫余津津精神振奋一下。

在座的记者都是人精,天天磨词琢句,马上给大老板热烈鼓掌,生怕晚了,喝不上红部门的汤。

也都朝余津津抛来艳羡的目光——

都误会她被神秘力量加持了,进自媒体部是铁定铁的事了。据说自媒体部将来待遇和其他部门不一样。

等领导们走后,余津津装作忙碌,却心虚:

大约是因为自己替天青集团写了宣传稿,边柏青卖给自己一个人情?

这人情,会不会太大了?

又是豪车加持,又是珍珠镶钻的······

琢磨到下班,余津津觉得不能装死,她始终不好意思给边柏青打电话,发了条客气的微信:

感谢边总。等您有空的时候,请您吃饭答谢。

余津津觉得这样的措辞,实在有失一个记者的水准,但还是发了出去。

再琢磨下去,她可能连发微信致谢的勇气也没有了。

一直到下班,边柏青的微信都无任何的动静。

余津津等出租车的时候,不停刷微信,开始自嘲:

你以为的郑重,在别人眼中,只是未读沙漠里的一粒沙。他只管漫不经心似的叫它荒在消息列表里。

余津津到家后,边柏青的对话框都是寂静的。

她放下手机,掩好门,去洗澡。

在家里,余津津基本只待在自己的房间。

虽是二层小楼,但家里人口多,房间就显得不多了。

楼下堂屋搓麻到凌晨,厨房里要不停烧水冲茶,其他两个屋子经常有坐着聊天的。

天天人来人往,隐私性很差。

余津津高中的时候,有次在二楼洗澡出来,一个陌生男的找卫生间,站在那里,直直看了她半天,毫不掩饰眼中的欲望。

让她生出愤怒的绝望。

她骂了那个男的,那男的才下楼去了。

余津津跟妈讲了,把那个陌生男的特征描述的很详细,妈愣是回忆不起他是谁,也就没有揪出来。

叫妈不要再在家里组织麻将局,七年过去了,楼下还是天天洗麻将,忘记了女儿在家洗澡的不便。

实在受不了上一天班,还要回家遭受精神压力。哗啦哗啦的搓麻声,像时时下雨,让人心情潮闷。

现在有了工作,余津津打算在外面租个房子,今后不住家里了。

网上搜房源的时候,边柏青突然来了电话。

余津津故意没存他的号码,却太熟悉后缀的9999了。

像他的面目,虽记不清,但那漫不经心的帅气,挥之不去。

她接起。

不知道为什么,余津津就是没有先说话。可能是在家里的缘故,失去了工作上的应对状态。

边柏青倒是抱歉了似的:“睡了?”

他喝了酒的缘故,也没有那种倨傲疏离的语气。

“没有。”

“那就好。”边柏青不说:还以为打扰到你。

他没有过分的客气。

过了会儿,余津津才组织好思路:

“边总,谢谢您······”

刚起了头,被边柏青打断她的客套:

“你说请我吃饭,什么时候?”

他看了她的微信。她反应过来,心头猛地一跳。

“看您的时间。您比较忙。”

余津津用了敬语称谓——在他耀眼撑腰后,自己要点脸,拉开距离,不要给别人染上徒有虚名的绯闻。

他也许听惯了敬语,压根听不出她的刻意。

边柏青:“好。到时候我约你。”

谁也没有提起耳钉的事。

那都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