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十二章(1 / 4)

加入书签

余津津忽然有了三个团队,准备结婚前的事情。

其中一个团队,人数最少,却是她心底最喜欢、沟通意愿最强烈的:

协助她报备户口变更等事宜。

一个是婚礼流程筹备小组:

先记录她的要求,然后跟其他家庭成员协调。

第三个是结婚礼服负责小组,余津津对待可能最不认真。

她还要上班,应付三个小组,只能把碎片时间留给礼服小组。

基本要等到晚饭后。

余津津有时伏在茶几上,有时坐地上、趴在床上,开着远程视频,涂涂画画,沟通婚纱设计。

边柏青每晚都会每间屋子找来,凑近,环着余津津,拽过草纸:

“婚纱选好了吗?我能看了吗?”

语气里带着温柔的期待,说话时喜欢把热息喷到她的发间。

草纸总是画的乱七八糟,余津津没有绘画天分。

但边柏青很会吹捧:

“哇哦,很棒,这是你的设计吗?”

余津津其实有点受不了他常常的溢美之词:

“大哥,我感觉一个多月,设计加制作,还要国外运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不行我们买件成衣吧。就穿那么一会儿,也穿高定?”

脱离工作状态的边柏青,总是双眼温柔,双腿盘在她的胯后,下巴磕在她肩头,握着她攥笔的手,一起涂深草纸上的婚纱线条:

“当然穿高定。放心吧,他们会做到的。时间紧迫,不是你该考虑的事。你该考虑的,就是选择喜欢。”

“这可是XX牌!”

一个明星们走毯时,喜欢借的品牌。

“那怎么了?一个牌子而已。他们创牌子,找明星穿,你以为最后把这个牌子推销给谁?就是我们这个消费群的人啊。所以,高定的昂贵里,包括了耐心和解决能力。相信他们,会做到的。”

他甚至开玩笑:

“放心吧,就算是在月球,明天你要,他们也会雇丘比特,用箭给你发射过来。Biu,biu——”

他的手指,指着她的心口。

“你别说,他们是真的温柔啊,倒着时差,也精神百倍哈尼,哈尼叫我。”

边柏青得意:

“不温柔能行?你以为秀场他们请妈坐前排,是因为什么?我们在真金白银的消费啊。”

重新翻起虚荣心,余津津很爱唾手可得。

吻吻财主。

但——

定制服务的新鲜,不出一礼拜,余津津体验过,完全失去兴趣,甚至有点抱怨:

团队逮着她一个人磨,新郎倒是清净!

边柏青就穿本地那家裁缝店的,量体裁衣,用他的话:

男的也没什么款式,不要花式款,结完婚,还可以其他场合穿,一举两得。

他倒会省俭!

加上婚纱制作时间紧迫,还要考虑到品牌方手头的原料,有些配饰已经来不及全球采购,余津津索性一推而就,只追求简约,剩下的,扔给品牌方发愁去。

放弃一项折磨,余津津立刻感到轻松。

心想,怪不得沈青渊整天把家务事都甩给边柏青他爹了,费半天心思,完全不见好!

真不如去外面,搞搞工作,偶尔划水,整体上有业绩,谁不呱唧呱唧鼓掌?

马上,余津津就会触类旁通了,对婚礼流程团队说自己没要求,自己光参加就好了。

可能团队朝边柏青转达了,在余津津上班的时候,他打给她:

“打了卡,就来我办公室办公吧。不耽误写东西,你在这,我工作效率还能提高。我们还能商量婚礼流程的事。”

小嘴儿抹蜜了。

余津津坐在边柏青办公室,却变成俩人各忙各的。

他在突击婚前的工作,已经尽量不出省市的差了。

但分司太多,事务繁杂。

待了两天,俩人几乎没有商量过婚礼的流程。

余津津又悄悄搬回自己办公室。

不停感慨:

之前和自己恋爱,他时间怎么挤出来的。

只有没感情羁绊的何逢萍,隔三差五报来好消息,大广告没有,小广告不断。

隔着中秋还有好几个月,她连报社和食品厂的联名礼盒广都签了。

一个在外地打拼的女孩,没有人脉,全靠自己业务技巧,难以想象她下的功夫和努力。

给余津津长了脸,她能做的,就是敦促财务别压何逢萍的提成。

社长有一点好,只要出业绩,批钱不算慢,不像有的领导,靠这个拿人拿得厉害。

而且根据文件,额外奖了何逢萍1000块钱。

千把块的钱,有不放在眼里的,就有眼红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