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89 章 新机器(1 / 2)

加入书签

新年一过,八旗上下的目光都放在了选秀上。而海棠则是和十一阿哥一起去看缝线机。

这是她第一次踏足造办处的工坊,造办处以前也就是几十人规模,在内务府干的也就是一些手工活儿,大部分是为了满足皇帝的要求制作一些精美的金银器皿和摆件。

如今他们从宫里搬出来,是个有三万多工人两千多学徒的大衙门了。

工作地方自然也不在城内,而是迁到了南苑范围内。这也是为了避免外人窥视,有保密目的。

十一阿哥带着海棠去看了样品机,叫了几个人给海棠演示一下。

这样品机真的很粗犷,颇有些傻大笨粗的模样,这玩意和舂米的踏锥真的很像,光是长长的杠杆看着就觉得夸张。

这玩意只能说简陋,海棠围着看的时候就有人送来了一箩筐的东西,有皮毛棉布丝绸等,还样做了一半的鞋底子。

就有人端着盒子过来,打开后里面有很多针,选了一枚卡在了杠杆另一端下方的卡槽里。这针也很粗,上面有孔穿线。

台板下面是一个轮子一样的东西,就是这轮子有四分之一的缺口,也有人在上面穿线绕线。

准备好了之后,有人从筐里拿出皮毛叠好放在台板上。

十一阿哥说:“姐姐,站远一点。”

海棠退了一步,一声号子之后,杠杠那边的人踩一下踏板,这边摇着轮子的人转一下胳膊,彼此合作得很默契,就在呼吸之间,这两根皮毛缝在了一起。

他们拆了针剪断线,一边换针一边拿来给海棠和十一阿哥看。

十一阿哥说:“缝东西挺快的。”

海棠提着这厚厚的皮毛看了一会,就说:“快是快,就是不够精细。也不能控制快慢,如果是缝一指长再转方向呢?”

“这是小事儿,等会让他们拿棉布或者绸子给您试试。这工具丑是丑了点,还挺好用的。您能说这工具有缺陷,需要的人多,操作起来劳累,但是您不能说它缝东西不好用。”

换了针之后,把两块布料缝在一起的人拿出来几块木板,挑选了合适的,把碎布放好,用木板固定,机器开动,他转着台板上辅助的木板,几下做了个沙包,就是小孩子玩的沙包,是四方体玩具,送来给海棠看。

海棠叹为观止,说道:“好手艺啊!”

这不是机器的功劳,这机器就是个傻瓜机器,是操作这机器的人手艺好而且选好了工具,要不然高速运行的针只会扎穿他的手。

海棠看得感慨万千,创造这一切的都是普通人啊!

她回家的时候带着这个沙包,让人抓了一把麦子装进去,缝住口之后给安康玩儿。

安康早就从四爪着地进化到直立行走,最近在家里各处乱跑,好在郎惠园足够大,她两条小短腿带着两只狮子狗截至现在还没把整个园子逛一遍。

扎拉丰阿带着她从海棠手里接过了沙包,一群侍女领着她到院子里玩耍。

海棠跟扎拉丰阿说:“你明儿出去一趟,我要在家里招待人。”

扎拉丰阿也没问招待谁,就说:“要不奴才明儿带着孙女出去逛逛?”

弘阳夫妻两个不在园子里,月娥回王府住着,她要辅助皇后选秀,说起来这事儿轮不到她,但是因为这些年秀女一年比一年多,皇后领着几个儿媳妇忙不过来,就把侄儿媳妇也叫了过去。所以这大孙女才跟着海棠夫妇两个在园子里居住。

海棠问:“你带着孩子去哪儿逛?”

“自然是去伊都立他们家啊。”

扎拉丰阿的好哥们伊都立前两年在山西为官,雍正看他各处不顺眼,觉得他为人庸碌,没什么成绩,把人又给调回京城了,伊都立回到京城后去了太常寺做官,这地方负责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执掌太庙礼仪。

所以这官职一听就没什么油水也没什么权利,伊都立和扎拉丰阿抱怨和发配也没什么样了。就是因为在这样的衙门里太闲,所以和很闲的扎拉丰阿又开始勾肩搭背,两人一起到处闲逛,各处吃吃喝喝。

海棠问:“你一说起他,我倒是想起以前的一件事儿,他现在还在外边拈花惹草吗?”

“没有,毕竟一把年纪,这心思也没了。明儿我们一起去烤鸡,奴才想着带孙女去饱餐一顿。”

海棠哼了一声,不相信这几个大老粗从没下过厨房的大老爷能做出什么好吃的东西来。她再三强调:“不熟的东西别给安康吃。”

“您放心,奴才不敢喂孩子不熟的东西。”

“听说午饭不熟,是夹生的。”几个在储秀宫的秀女聚在门口的走廊下小声说话。

有人说:“萝卜快了不洗泥,这人多了,又不是要紧的人物,御膳房自然不会管那么多。北边那排房子里住着的都是吃小灶的,人家饭菜和咱们味道不一样。”

北面那一排房子向阳,春日被太阳照着非常舒服,这里住着的秀女不仅住宿环境非常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