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初话(1 / 2)

加入书签

自顾浅涔嫁人后,府中更没有人陪顾清染玩了。

“你二哥哥冬日里就要娶亲了,府里也渐渐要开始忙碌起来了。阿染来年春天便要及笄了,阿染心中可有思慕的君子了?”顾母摸着顾清染的头说道。

一提起喜欢的人,顾清染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楚临廷,她就只喜欢过他一个人。

其实到最后,她也是喜欢他的,只不过她不愿再入深宫,再与他成为夫妻,相看两相厌地过完一辈子。

她心中明白,上一世,她的死是因为自己不想活了,她爱胡思乱想,嫣儿走后,情况更甚,神思一度恍惚,太医开的药她也一概不吃。她想逃,逃离那个皇宫。她也想去找她的嫣儿,去陪在她的身边。

“母亲,我不想嫁人,就这样一直留在父亲母亲不好么”顾清染回道。

“傻孩子,女儿家哪有不嫁人的,会让人笑话的。女人的前半辈子看父家,后半辈子看夫家,我的阿染生来便是要享世间富贵的,将来的夫婿一定不差”顾母轻声道。顾母虽问顾清染有没有中意的人选,可她对于自己未来的女婿确是有了人选,问世间谁人能尊贵过太子殿下,将来御极,太子妃便是皇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真真是荣耀无极啊。她的父亲是陛下还在当太子时的太傅,她的夫婿是安国公,她的女儿自是有能力享受到那种荣华的。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弯起嘴角,看来她得去宫中常坐坐了。

顾清染不再说话,她想避免上一世的赐婚,就不能去来年贵妃娘娘举办的宫宴,在那个宴会上,圣上知晓她几日前便已经及笄,便当场为她和太子殿下赐了婚,待太子殿下及冠后,便开始操持婚事了。

顾清染不知道母亲的盘算,只觉得若是自己不去参加宫宴便能避免一切的发生,她会找到相敬如宾的夫君,平平安安的过完这一生。可是,人皆有命,又哪里是她能算到的呢。

顾清染平日里便和母亲学习掌家事务,要不然就是去赴别人家的宴席。顾清染知道母亲要给她想看人家,她也不扭捏,老老实实地随着母亲去看。

转眼间,顾家二郎便要举办婚事,顾府里又忙碌了起来。

楚临廷自上次见到顾清染后,就一直想要再见她一面,却不曾想因着赵承的关系,他竟频繁的与顾二郎见面了,也罢。直到顾二郎迎亲那天,楚临廷亲自来了宴席,惹得众人都纷纷侧目,去看太子殿下与顾家的关系。可太子殿下一直坐在席上,对于周围的人,周围的话,不过是点头示意,不曾有什么逾越之举,可待了几刻钟便离席了。

只见宴席周围的妇人趁着热闹开始交谈起来,“太子殿下一向不喜来宴席,与顾家又不沾亲带故,也没有像和赵将军一般的情分,我还以为太子殿下是为了顾二姑娘来的呢,顾二姑娘今年也要及笄了,我与顾夫人说起孩子们的婚事,哪知顾夫人竟还未有女婿的人选”一位穿着华丽的妇人淡笑道。

周围人见她口无遮拦地,忙低声道“快别说了,别人什么意思我们管不着,太子殿下哪里是咱们可以说的,快快住嘴吧”

“怕什么,咱们也是功勋之家,私下交谈几句也值得圣上怪罪,要我说,顾家的心思也太深了,儿女结亲把文武大臣都结交上了,还想把女儿送进宫,什么好事都要让他们占么”那夫人说着说着,眼里就露出了一道狠厉,随即一笑变掩盖过去了。

周围人见她这样说,也不接她的话了,与别人说着这一对新人的般配。

因是婚宴,来的人格外多,顾府的主子们应接不暇,楚临廷也不挑,便由小厮带着来到了侧院的阁楼里醒酒。

那阁楼高楼耸立,位于东府的中心,开窗望去只觉得将顾府盛景尽揽于心。楚临廷看着顾府的摆设与布景,和自己梦境中的住的宫殿很像。

楚临廷带着疑惑向窗外眺望,只见一女子呆坐在亭廊中,身着鹅黄色外裳,头上饰品繁多却不杂乱,为浑然天成的美人增添了一分独有的韵味。再细细望去,因着天色氤暗,月色更加朦胧,从阁楼上看只见那女子的模糊的面容,可那面容不就是他梦中的女子的模样么。

楚临廷是不信鬼神传说的,前几年金陵动乱,曾有人上书说是陛下不闻朝政,惹怒上苍,才使得祸乱频发。楚临廷当即杖责那位大臣,派人前去平乱,不过几月便安定了下来。他但不是因着别人指责父皇生气,而是嫌大臣们借鬼厉怪神互相推卸责任,将百姓的安慰置之不顾。

可如今他好像信了。

前段时间有大师进宫为圣上卜卦,正好碰见前去请安的楚临廷,便跟他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殿下心有亏欠,自当弥补。”亏欠是有的吧,他总觉得他负了梦中的女子,可他是太子殿下,身负国家大任,哪里有什么亏欠呢?他是这样想,可当他第一次见到顾二姑娘时,仿佛整个人都不受他控制,他想去见她,问一问她,他们是不是认识,直到顾二郎君来请他参加宴席,他一口答应下来,想再见上一面。

不一会,楚临廷见顾清染带着丫鬟向阁楼走来,他一时不知该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