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账本(1 / 2)

加入书签

月明星稀,冷风席卷着雪地,把枯树吹的哗啦作响,早春园内,算盘声一阵接着一阵,好不容易停下来,又响两声,冷风作,如乱石穿空。

园里,烛火左晃右晃,透过松林屏风,隐隐显露出女人的身影,直着身子,手里一本册子,一旁的丫鬟侯着,一副清闲情景。

可实际,明姝看了好些便账本,只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不知又看到了哪,明姝身躯猛然一顿,抽出手拿手指比着,缓缓道:“家主大婚采买,九千银票。”

九千银票?

明姝合上账本,眉头紧锁着。

努力回想,当年太子大婚,所见之处皆是喜色,一百二十八箱礼,声势浩大。据爹爹闲聊时说,才不过花费七千银票,她与纪征成亲匆忙,就连提亲的珠宝也才四十八箱,怎么就花了……九千银票?

若非她多看了几遍,想起了和爹爹的家常话,否则,一笔账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账本一页页地往后翻,明姝脑海顿时清明了许多,越想越不对,除了成亲的账,怎么就连采买布料,商铺进货的花销都十分高昂。

“翠竹,别抄了,不对账。”

明姝放下账本。

“你瞧瞧这吃穿用度,比着相府,能花多少?”

将军府不比相府,相府是出了名的奢靡。

明姝作为庶女,受家里亏待,经常自己去街上采买,对货品价格了如指掌,上到金银财宝,下到瓜果蔬菜,明姝无不清楚。

翠竹原本正乖乖抄写,丝毫没察觉出错处,听明姝出声制止,里外瞅了好一阵,才凑近明姝,小声回道:“夫人,奴婢愚钝,这账确实不对,奴婢之前在相府,用的也是锦绣庄的锦绣,怎么到了这,会如此多?”

明姝神色如常,像是寻常聊天似的,道:“陈嬷嬷做了假账,这账做的,也漂亮的过了头。”

这假账,估摸着,是把她和纪征算进去了。

翠竹点头,“还是夫人聪慧。”

再三确认下,明姝拿起笔,手抄了花超的账,在屋里扫视一圈后,唤了一名熟脸的丫鬟。

月牙。

据说这丫鬟从小在府里当差,明姝便随口问了嘴:“府上当差的,衣着都是什么料子?”

名叫月牙的女孩一福身,丝毫没有打哏,笑着恭敬道:“夫人,府邸里丫鬟,侍从穿的都是锦绣庄的次等锦绣,夫人和家主大多用的宫里赏赐的绸缎。”

“锦绣庄。”明姝心里已了然,摆手让月牙退下,屏退了闲杂人后,纸上算着。

全府两百匹的次等锦绣。

明姝这五天,作为新妇,和纪征订了三身衣裳,也就是五匹上等丝绸。

最后总和得出来的银票,正好是账本上的数目,一丝不差。

可错就错在,她同纪征并未采买,用的是御赐。

直到最后一个下人慢悠悠地出园,翠竹才从窗边小跑回来,声音仍小着,透着慌乱,道:“夫人,这月牙可是陈嬷嬷派来的人啊,她肯定去报信啊夫人!”

“莫急。”

明姝不气反笑,一双漂亮的眼睛里像藏了团浑浊,让人察觉不出情绪,“她报信,不就不打自招了。”

说到底,还是欺负她进府仅仅五日,又性子温顺的弱女子。

她虽见识不多,但也懂得价钱,明姝生母乃江南商贾之女,可惜离世甚早,到最后,只学得了两分技巧。

陈嬷嬷低看她,认为她一介庶女,看不懂账。

这账本看似做的缜密,实则只是包了层漂亮外壳,里面还是漏洞百出。

至于那月牙,定会报信。

做假账的暗自牵连着,恐怕很快就会行动。

屋子静悄悄的,有些诡异。

约莫一盏茶凉的功夫,外面忽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门被推开,丫鬟急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外间:“夫人,陈嬷嬷和管家在前堂吵起来了!夫人快去瞧瞧吧!”

果然来了。

明姝不为所动,指尖轻点着:“翠竹,搜身。”

翠竹眼里带着些许迷茫,又很快回过味来,吩咐几个家丁进来,这丫鬟哆嗦着唇,不可置信地抬起头,眼里带着惊恐。

透过薄纱,能看清她身体剧烈地颤抖。

“夫人。”

翠竹从屏风后绕过来,呈上一本册子,“这是从她身上搜出来的。”

好一招偷梁换柱。

明姝接过册子,同账本摆在一起,两册厚本形状相同,字迹相同,就连纸张,晕染,都难以分辨。

只不过,明姝先前看的册子,记录的花费十分详细,这偷送来的第二本,只略记了一整天的花销。若是先前看的第二本,很难瞧出异样。

明姝心里了然,为何先给她送漏洞百出的第一本。

其一,为了显得陈嬷嬷对王府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