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青羊宫(1 / 2)

加入书签

走近里面,感觉完全跟外面两种氛围,不知道是不是受了陈知然的影响,关晓梅走进来,首先没有感受到寺庙的那种好像让人一定要虔诚如果稍微有点别的心思就是对佛祖的亵渎的那种压迫感,道观里的感觉,就像是一种自由自在的随意感,又不是外面的那种毫无约束随意性,而是一种由心引导,随心的走向去感知去认识这个世界,不管好与坏,都是自己的感知。关晓梅觉得自己对道教了解的还是太少,更多的感觉形容不出来,但是跟寺庙绝对是两种不同的感觉,可能这就是另一种科学了,空气中暗物质的不同所引发的气场不同的问题了。

走近大门,地面上是一个很大的八卦图,直径起码有50米,关晓梅不自觉的念了一句:“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汪洪转头看着她:“你在念叨啥呢,你还懂这些啊?看不出来啊你。”“我也不懂啊,你是猪吗?有时候电视上都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话啊,我就是会背而已。”二人走在这个八卦图上,慢慢的感受着脚底图案的变化,感受着古老的文明穿越千年后的沉淀,虽然对于道教他们俩都不懂,但是还是能感觉到这份历史的凝重,作为我们国家的本土宗教,抛开迷信那一块,道教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以清净无为法则治国修身和处理鬼神信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中的某些价值观一直贯穿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发展史。所以,对于道教,关晓梅的内心还是很敬仰的,她想,要是陈知然在的话,肯定她又会滔滔不绝的给大家科普了,她始终很羡慕陈知然的知识面很广,不知道她咋能记住那么多的东西。

穿过这个八卦图,正面就是三清殿,一气化三清,玉清,上清,太清,里面供奉着三清祖师,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三位祖师慈眉善目的,看着都觉得好生亲近。两人围着三清殿里面转了一圈,出来后,又去其他的地方转了转,还好,今天人不是很多,所以二人也优哉游哉的慢慢的闲逛着。关晓梅越看越觉得,这种道观,就适合陈知然来看,她就喜欢这些以历史为背景,带有神秘的宗教气息的东西。话说,不知道陈知然今天在干啥呢?不知道她兼职找到没有,她宿舍的人不知道有没有回来,要是没回来的话,她一个人肯定又是图书馆呆一天了。

不过这次关晓梅猜错了,陈知然这次没去图书馆,她准备这几天就呆宿舍,看借回来的书。正好,这几天宿舍都没人,很安静,除了中午跟晚上下去吃饭外,她差不多都呆在宿舍看《平凡的世界》。

越看她就越对这本书着迷,她觉得,这本书很符合她对这个世界简单的愿望,她就觉得,人就是应该通过自己勤劳的努力来完成自己对自己生活的仪式感,这个淳朴又真实的世界也只有用这样的文字才能描绘的淋漓尽致。她也好向往那个年代的爱情,真的是从一而终,一个人一生差不多就只恋爱一次,虽然少了很多新鲜感,但是一辈子过日子,却踏踏实实。

花了三天时间,她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

此时的她,心情说不上是什么感觉,但是不好是肯定的,她躺在床上,看着雪白的天花板发呆,思绪久久的沉浸在书里的世界,还没有走出来。人类的特性总是希望任何小说的结局都是美好的,美好的结局才会让人有对未知的生活追寻下去的动力,就像希望,哪怕是渺茫,但是只要它在就好,可是,这本书的结局,偏偏有些悲凉。孙少平聪明又勤奋,并且帅气又迷人,田晓霞温柔又善良,并且大方又得体,可是最终却因为意外,阴阳相隔,金波多情又单纯,可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小家子气,活生生的让他错失了自己的爱人,就连一直像牛一样埋头苦干只知道为家庭付出的孙少安,最疼爱的妻子也败给了疾病,唉,陈知然叹息了一声,她也没有办法,也许,这就是生活,生活里本来就不会全是喜剧,悲剧反而更深入骨髓。这是陈知然第一次全面感受别人的爱情,虽然是小说,但是那种期待的心情是一样的,她细细的回味着田晓霞与孙少平在黄原县城每周六的约定,以及每次见到后内心的喜悦,想着想着,她好像开始期待庄明明回学校了,可是,不管怎么期待,都要7号才到,然而今天才4号。

“陈知然,你在上面干什么,快6点了,走啊,下来一起去吃饭。”正当陈知然在床上神游万里的时候,一个大嗓门的声音响起,不用看就知道是谭玉晶了,宿舍的人除了庄明明跟龙小翠,其他的人都回来了。再好的朋友,也不能在一起呆太久,几天就最合适了,呆久了,互相的缺点暴露无遗,然后就会互相嫌弃了起来,这时候就需要分开了,然后过一段时间,又忘记了彼此缺点,或者是想一想觉得那些缺点跟友情比起来其实也微不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