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文具店44(1 / 2)

加入书签

“上前来。”

公主用藤蔓开路,让牡丹畅通无阻。

“你是何人?有什么证据?”

刑部尚书赶紧问道。

牡丹解下头上用于遮挡的衣物,露出一张明媚大方的脸来。金侍中看着牡丹的脸,大惊失色,显然是认识。跪着的陈洁英也瞥了一眼,只觉得有些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可一时又想不起来了。

“你这个妓|女怎么敢踏上大殿!”

金侍中指着牡丹,大声指责。

殿外人头攒动,刘芳菲在里面上蹿下跳,勉强看清楚了牡丹的背影。

“那是谁啊?”

罗蕴莲摇了摇头,“我也不认识。”

两人都是愁眉苦脸,继续挤在人群里关注着庭上的动静。

“证人乃作证之人。法庭乃还人公道的场所,不是金侍中你一人的后院!”

杨尚书对金家两个藐视法度的人没什么好教化的,要不是顾忌着其他人都在场,他都想直接跳起来指着鼻子骂。

公主冷眼瞧着愤怒的金侍中,只觉得讽刺。这个男人分明没少逛过秦楼楚馆,所以对里面的姑娘如数家珍。可一到了外边,他自个儿倒是清清白白一个好官,污水全往姑娘身上泼了,就连羞愧感和耻辱感也是姑娘独有的。最可怕的是,不光这个男人是这样觉得的,这里的整个社会都默认如此。

牡丹毫不在意无关的指责,她口齿清晰地说出自己最想说出来的话。

“臣女郭牡丹,因家父被指控谋反而沦为峨眉坊的官妓。臣女之妹当时也一并入籍,但因年纪小最开始只是打杂。陈洁英喜欢小孩子是青龙大街每个鸨|母都清楚的事情。当年,陈洁英折辱了臣女的妹妹,以至于她年纪轻轻就上吊自|杀。”

杨尚书瞧着这个牡丹,眼神复杂,又叹了一口气。

“你所说还是只能算人证,况且具体细节已经涉及他案,和本案的直接关联有限。况且火灾之后,青龙大街的鸨母非死则逃,现在也难以找人来印证你的证词。”

牡丹上前一步。

“有物证,但是得现在就派人去搜。”

“此话怎讲?”

公主和杨尚书都脱口而出。

“妹妹死后,臣女不断追问过鸨母。鸨母最先都闭口不言,后来她醉酒透露过,陈洁英每回来都要带本小册子,还会专门要印泥,让女孩儿在上面按手印,因为他有收集和记录的癖好。他这么多年都没有被指控,那册子一定还留着。将上面的记录一对比,就知道是真是假!”

“若有半句虚言,臣女不得好死!”

牡丹立马跪下,头重重地磕在了地上。

刑部尚书正要下令,陈洁英就赶忙出言阻拦。

“没有实在物证就闯入官员私府,大人难道就不保护朝廷官员的隐私和尊严了吗?”

公主站起身来,俯视着冒出了冷汗的陈洁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若真想证明自己的清白,就该大胆地让人搜。但现在……你到底在心虚些什么?”

陈洁英被公主问得一声不吭。

“去搜!”

公主一声令下,亲军立马出动。一小卷藤蔓攀上了亲军的衣角,也跟着向外而去。

光影徘徊,人们都在焦躁地等待着。

没怎么发言的大理寺少卿倒是瞄了牡丹一眼,悠悠地说起来。

“官妓未经允许不得私自离开妓坊,但因为前阵子的大火,许多官妓都被做了死亡登记,侥幸活下来的都暂时被挪入了其余教坊。牡丹姑娘不像是从教坊赶过来的,倒是一身寻常妇人打扮,莫不是装作死于灾难,实则逃避身籍的规训?”

人们的视线一时间都朝着牡丹的身上投去,牡丹只觉得芒刺在背。

官妓私自逃离教坊也是大罪。

牡丹现在才回想起来自己的处境。

米芽和甄奇在门外又是后悔自责,又是慌乱无措。

“本宫也正想说说此事。”

公主的语气里辨别不出来喜怒。大理寺少卿自以为公主是像他们一样明事理的,满心欢喜地等着公主惩罚冒头的牡丹,但公主的话却让他觉得五雷轰顶。

“本宫已经决定废除原有的官妓制度,还有民间的青楼。原本官员嫖|妓就是违法的,但似乎从前这一点并没有被重视起来。待完善律法过后,百姓嫖|妓养|妓也会被处罚,至于朝廷官员当为表率,如若知法犯法,应当罪加一等。”

此言一出,表情变化最大的往往就是平日里恨不得住在秦楼楚馆的那些男人。像吴侍郎和杨尚书这样每日只想快点回家和家人唠嗑的,根本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牡丹怔怔地仰视着台上的公主,看着那个一句话就可以改变她整个命运的年轻女人。

“公主,此事不妥啊!官妓制度自古有之,若是废除了,该如何处罚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