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五章 回家(1 / 2)

加入书签

与703厂的初步接触完成之后,张星扬原本就打算回研究所去。  但是梁毅提醒了他一件事,他的老家就在附近,要不要回家去看看。  张星扬的母亲自从他父亲去世之后,就一个人住在老家休养。  张星扬的老家就在距离湘南不远的清江镇,相隔不过几十公里路程。  “梁叔,我们回去要不要买点东西?”  张星扬内心有点忐忑的问道。  也很难怪张星扬紧张,毕竟在二十二世纪,社会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父母抚养孩子,已经被全面社会化抚养取代。  张星扬从小到大就没有父母的概念,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与素未蒙面的母亲相处。  梁毅倒是有点诧异,虽然有接近一年的时间没有回家,但是张星扬也不应该见乡情怯到这种程度吧。  “买点东西也行。”梁毅想了一下说道。  这年头虽然说已经取消了粮票和肉票,但是在乡下即使能够吃饱,但是肚子里往往没有什么油水。  两人来到清江镇上的肉铺摊子,却发现这里排着长长的人龙。  虽然很无奈,张星扬也只能跟着梁毅一起开始排队。  “来两斤五花肉!”  排了接近半个小时的时间,终于轮到自己的张星扬,高兴的说道。  梁毅下一秒补充道:“再来五斤大肥肉。”  张星扬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这方面的知识自己也确实不懂,还是听梁叔的吧。  “一共二十六块钱。”满脸横肉的肉铺老板剁下两块肉,用塑料袋兜起来说道。  张星扬也没讲价,高高兴兴地从兜里掏出三十块钱递给对方。  揣着肉铺老板召回的四块钱零钱钢镚,张星扬说道:  “梁叔,这里肉还挺便宜啊!”  梁毅倒也没有多想,毕竟在他眼里,张星扬刚刚从大学的象牙塔里走出来,不知道这些也很正常。  于是随口回了一句:“不如咱们研究院便宜,咱们是有国家财政补贴的。”  张星扬的老家是在清江镇下的一个小村庄,张庄。  刚刚走进村子里边,九十年代的农村面貌扑面而来。  很多房屋还是低矮的小平房,青砖绿瓦远看过去意境还不错。  但是走近一看,就能发现砖墙是半朽的,屋顶是破的。  很多的屋顶上压着半透明的塑料薄膜,用来挡雨。  前两日刚刚下过雨,村里的土路上到处都是淤泥和水坑。  张星扬原本擦得亮亮的皮鞋,现在也裹满了泥巴。  虽然条件比较辛苦,但是张星扬看到大家都在勤劳的忙碌着。  推开自己的栅栏门,张星扬有些紧张的喊道:  “妈!我回来啦!”  一个满头白发的中年妇人,从小院旁边的厨房中走了出来:  “星扬回来了啊。”  在看到母亲之后,张星扬原本一直紧绷着的神经,却突然放松了起来。  咧嘴笑道:“妈,我到湘南出公差,顺路回来看看你。”  陈兰梅有些埋怨的道:“出公差就好好工作,别耽误了正事!”  张星扬自然能够从中听出母亲,对于自己的爱护,笑了笑说道:  “工作都忙得差不多了,才回来的。”  接过自家儿子递过来的好几斤猪肉,陈兰梅这时候才看向一直站在张星扬后边的梁毅,说道:  “老梁,星扬这孩子还年轻,很多工作上的事情,还希望你多帮帮他。”  梁毅点了点头,随后又尴尬地说道:  “陈姐,星扬可比你说的要厉害的多,我们这次来湘南就是给他刚刚开发出的新材料谈合作的。”  听到有人夸奖自己的儿子,陈兰梅作为一位母亲自然是十分高兴的,于是拉过儿子的手说道:  “别在外边站着了,快进来,这一路走过来累坏了吧,我给你们做红烧肉吃!”  陈兰梅一边在清洗着猪肉,一边看着张星扬在火塘前忙活。  张星扬发现自己即使作为二十二世纪最年轻的院士科学家,但是竟然搞不定一个小小的土灶!  咋就火一直点不起来呢,张星扬脑子里不断盘旋着灶台和柴火的气流燃气模型。  陈兰梅看着在灶火前忙碌,却一直没有火升起来,笑了笑说道:  “老梁,星扬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嘛,你看他还是连灶火都升不起来!”  梁毅闻言笑了起来,说道:  “星扬能算明白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燃气流量,却升不起来一堆火,说出去谁信啊。”  张星扬作为两世为人,心理年龄超过三十岁的老男人,这时候也觉得脸上有点挂不住。  有些不满的说道:“妈!”  陈兰梅没有继续给自己儿子难堪,而是对张星扬说道:  “星扬,你出去给我拔几根葱来吧!”  “老梁,你来生火!”  张星扬有点不好意思地走出厨房,来到小院墙角的菜地。  小菜地虽小,却长满了各式菜蔬,虽然现在刚刚是初春的时节。  刚刚长出来的小青菜,绿油油的,看着就让人喜欢。  拔出三根长势喜人的小葱,张星扬刚要走回到厨房里。  就听到“刺啦”一声。  陈兰梅翻炒着锅里的肉片,一边头也不回的说道:  “把葱洗一下,切成小段。”  张星扬就好像一个乖宝宝一样,将葱洗净切好。  张星扬闻到锅里的肉香味,肚子就咕咕的叫了起来。  陈兰梅转头看了下肚子响个不停的儿子,笑了笑说:  “别着急,马上好!”  陈兰梅不停地在灶台前忙碌着,很快就做好了红烧肉,又让张星扬从菜园子里拔了几根青菜,简单的炒了个青菜。  端着菜碗到桌子上,陈兰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